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包括体位护理,需保持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协助翻身时保持患肢与躯干同一轴线;伤口护理要观察渗血渗液并保持清洁;疼痛管理要评估疼痛并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足踝活动,中期逐渐增加髋关节周围肌肉训练;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饮食要营养均衡;心理护理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及家属多沟通交流。
一、术后体位护理
1.卧位要求:股骨颈骨折术后需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在两腿之间放置梯形枕,防止患肢内收、外旋,避免影响骨折愈合。对于老年患者,因骨质情况较差,更要严格维持正确体位,减少骨折移位风险。年轻患者若生活方式较活跃,也需重视体位维持以保障术后恢复。
2.翻身注意事项:协助患者翻身时,应保持患肢与躯干在同一轴线,避免患肢扭曲。对于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诱发心肺不适。
二、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若发现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早期年轻患者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伤口恢复可能有其特点,但仍需关注相同的渗血渗液情况。老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更要加强观察。
2.保持伤口清洁:按照医护人员要求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对于肥胖患者,要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防止汗液等污染伤口。
三、疼痛管理
1.评估疼痛:术后密切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达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表述相对不清晰,需医护人员更细致观察。
2.非药物止痛方法: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以减轻疼痛感知,比如向患者讲解术后恢复的正常过程等。对于小儿患者,可采用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如播放轻柔音乐等。
四、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可进行足踝部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长期卧床生活方式较单一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更好地维持肢体功能。老年患者因肌肉力量等原因,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2.中期康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等。年轻患者若术后恢复良好,可适当加快康复训练进度,但仍需遵循骨折愈合规律。
五、并发症预防
1.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运动,必要时可使用气压治疗仪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长期卧床等,更要加强预防措施。
2.肺部感染预防: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对于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并加强相关预防措施。
六、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可能减退,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年轻患者若有特殊生活方式,如健身等,可适当调整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比例,但仍要保证均衡。
七、心理护理
1.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术后患者可能因担心预后等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对于小儿患者,家属的情绪也会影响患儿,要给予家属心理支持以共同帮助患儿保持良好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