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是肝炎吗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其正常范围可反映肝细胞损伤,导致其高的因素有非肝炎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其他系统疾病(心肌梗死、骨骼肌疾病),肝炎也会致其高,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情况各有特点,需综合排查病因
一、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中,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40U/L;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正常参考值一般为8~40U/L。它们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
二、导致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的其他因素
非肝炎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肥胖、长期高脂饮食、糖尿病等情况可引发脂肪性肝病。过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结构,导致ALT和AST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约半数存在ALT和AST轻度升高。
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等)、降脂药(他汀类药物等)等可能损伤肝细胞,引起ALT和AST升高。不同药物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不同,有的可能直接干扰肝细胞的代谢过程,有的可能引起免疫反应损伤肝细胞。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使ALT和AST升高。有统计显示,长期大量饮酒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ALT和AST升高的情况。
其他系统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细胞中也含有一定量的AST,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受损,AST可释放入血,导致血清AST升高,同时可能伴有ALT轻度升高。
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骨骼肌细胞中的ALT和AST会释放增加,也可引起血清中这两种酶的升高。
三、肝炎导致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的情况
病毒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是引起ALT和AST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等病理改变,使得ALT和AS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例如,乙型肝炎患者中,多数会出现ALT和AST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等可辅助诊断肝炎。
四、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的原因可能与儿童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有关。比如,儿童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情况,甲型肝炎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此外,儿童肥胖导致的脂肪性肝病也逐渐增多,可引起ALT和AST升高。对于儿童,要注意排查常见的感染因素以及是否存在不良的生活喂养习惯等。
孕妇:孕妇在孕期可能出现ALT和AST轻度升高的情况,这可能与孕期肝脏负担加重等生理变化有关,但也需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如孕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等。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同时考虑孕期的特殊情况,谨慎排查可能的病因。
老年人:老年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高的原因需综合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等,同时药物使用较多,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增加。要详细询问老年人的病史、用药史等,全面排查可能导致酶升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