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和全身三方面,皮肤症状有大小不等、松弛易破的水疱,常见于胸背等部位,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易继发感染,之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可能留色素沉着;黏膜症状以口腔黏膜受累常见,会出现水疱、糜烂、疼痛,影响进食说话,鼻腔、眼结膜、外阴等黏膜也可能受累;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可能因感染引起,乏力与疾病消耗等有关,体重下降和口腔病变影响进食及疾病消耗相关,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在各症状表现及护理上有不同特点。
一、皮肤症状
1.水疱: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肤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通常是松弛性的,疱壁薄,容易破裂。水疱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胸背部、头颈部、四肢等。水疱一般是突然出现,开始时可能是单个或少数几个,随后可能会逐渐增多、融合。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水疱可能更容易破裂,家长需特别注意护理。对于有搔抓习惯的患者,水疱破裂风险更高,应尽量避免搔抓。
2.糜烂面: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表现为鲜红的创面,有渗出液。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或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皮肤修复能力弱,糜烂面愈合可能会比较缓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糜烂面,以防感染加重。
3.结痂:糜烂面渗出减少后会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如果痂皮受到外力撕扯,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延长愈合时间。患者应让痂皮自然脱落,不要强行去除。
二、黏膜症状
1.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寻常型天疱疮常见的受累部位,患者口腔内可出现水疱、糜烂,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和说话。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拒绝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于此类患者,饮食应选择柔软、易吞咽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口腔内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含漱液清洁口腔。
2.其他黏膜部位:除口腔黏膜外,鼻腔、眼结膜、外阴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受累。鼻腔黏膜受累时可出现鼻出血、鼻塞等症状;眼结膜受累可引起结膜炎,出现眼红、流泪、畏光等表现;外阴黏膜受累会导致局部疼痛、瘙痒等不适。不同性别患者在黏膜受累时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护理重点,女性患者外阴黏膜受累时要注意经期卫生,男性患者要注意保持生殖器清洁。
三、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发热可能是由于皮肤和黏膜的大面积损伤,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引起。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患者发热时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这与疾病消耗身体能量、营养摄入不足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较弱,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以缓解乏力症状。
3.体重下降:由于口腔黏膜病变影响进食,以及疾病本身的消耗,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尤其是病情严重、病程较长的患者,体重下降可能更为显著。对于体重下降明显的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