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鼻中隔偏曲怎么办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异常并致鼻腔功能障碍或症状,成因有先天性发育、鼻部外伤、占位病变等,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出血、头痛,可通过前鼻镜、鼻内镜、鼻窦CT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无症状或轻度且症状不明显时,缓解症状但不纠正偏曲)和手术(症状明显经保守无效、合并鼻窦炎等时,手术方式有黏膜下矫正术等,术后注意护理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合适治疗方式,发现症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鼻中隔偏曲的定义与成因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其成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在胚胎时期鼻中隔软骨和骨发育不均衡;也可能是鼻部外伤,多发生于儿童期,外伤史可能延迟至成年后才出现鼻中隔偏曲;还与鼻腔、鼻窦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有关,长期压迫鼻中隔导致偏曲。
二、鼻中隔偏曲的常见症状
1.鼻塞: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单侧鼻塞,也可为双侧鼻塞。若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可引起同侧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若为“C”形偏曲,可能表现为双侧交替性鼻塞。
2.鼻出血: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黏膜较薄,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糜烂、溃疡,从而导致鼻出血。
3.头痛:偏曲的部位压迫中鼻甲或下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
三、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方法
1.前鼻镜检查:通过前鼻镜观察鼻中隔的形态,可见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棘突、嵴突等。
2.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鼻中隔各部位的形态,明确偏曲的类型和程度,还可发现鼻腔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3.鼻窦CT检查:可准确显示鼻中隔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鼻窦病变等。
四、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无症状的鼻中隔偏曲一般无需治疗。如果是轻度鼻中隔偏曲且症状不明显,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例如,鼻腔干燥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对于由过敏因素引起鼻塞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过敏症状,减轻鼻腔黏膜水肿。
注意事项:保守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纠正鼻中隔偏曲。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卫生等。对于儿童患者,保守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明显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此外,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等情况时也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手术是在鼻内镜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鼻腔填塞物的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更换或取出填塞物。要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行为,防止鼻腔出血和感染。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鼻腔通气情况和伤口恢复情况,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抚和引导。
总之,对于鼻子鼻中隔偏曲的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发现有鼻中隔偏曲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