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怎么区分内外痔疮
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表现为便时出血、脱出,分四度,长期久坐、便秘或妊娠女性易患;外痔在齿状线以下,有疼痛、瘙痒等,包括多种类型,长期站立工作者易患;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出血无痛、间歇,长期便秘或久坐久蹲者易出现;外痔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血栓性外痔剧痛,生活不规律或经期女性易加重症状;检查方法有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可综合判断区分内外痔。
一、外观表现
1.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主要表现为便时出血,血色鲜红,一般无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内痔脱出,初期脱出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内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一度内痔仅表现为便血;二度内痔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三度内痔脱出后需用手辅助回纳;四度内痔长期脱出不能回纳。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内痔的概率可能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所不同,比如长期久坐、便秘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内痔。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盆腔压力增加,也可能增加内痔发生的风险。
2.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主要表现为疼痛、瘙痒等。常见的外痔有结缔组织外痔(皮赘)、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结缔组织外痔通常是肛门缘皮肤皱襞增厚,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赘;静脉曲张性外痔是肛门周围皮下静脉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血栓性外痔则是肛门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表现为肛门突发肿块,疼痛剧烈。不同性别在外痔发生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发生率不同,比如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肛周静脉回流受阻,更容易患外痔。
二、症状特点
1.内痔症状: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表现,出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纸上带血。出血原因主要是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痔核黏膜所致。年龄较大且有长期便秘病史的人群,内痔出血可能更易发生,因为长期便秘会增加排便时的腹压,加重内痔黏膜的损伤。而年轻人群如果有不良排便习惯,如久坐久蹲,也可能引发内痔出血。
2.外痔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常有潮湿、瘙痒感,若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称为血栓性外痔。比如一些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不节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外痔的疼痛等症状。女性在经期时,盆腔充血,可能会加重外痔的不适症状。
三、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周围情况,可初步判断外痔的情况,如是否有皮赘、静脉曲张团块或血栓等。对于内痔,肛门视诊一般难以直接看到齿状线以上的内痔,但可观察到有无出血、脱出等间接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肛门视诊时操作类似,但儿童进行肛门视诊需在合适的环境和方式下进行,避免造成儿童的恐惧和不适。
2.直肠指诊:医生将手指插入直肠进行触摸,可了解直肠内有无肿块、狭窄等情况,同时也能感知齿状线附近有无隆起的痔核等。对于内痔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可判断内痔的位置、大小等。不同性别在直肠指诊时的操作和感受差异不大,但儿童进行直肠指诊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轻柔操作下进行。
3.肛门镜检查:通过肛门镜可直接观察到齿状线上下的情况,能清晰看到内痔的部位、大小、数量和形态,以及有无出血点等;对外痔也可直接观察其病变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不采用肛门镜检查,除非病情极为需要且在充分准备下进行。
通过以上外观表现、症状特点和检查方法等方面的综合判断,可以区分内外痔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