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尿潴留
尿潴留的原因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机械性梗阻原因有尿道狭窄、膀胱颈部梗阻、尿道结石或异物、盆腔肿物压迫;动力性梗阻原因有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外周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因素、低张力膀胱。
一、机械性梗阻原因
1.尿道狭窄:多因尿道损伤修复后、尿道感染后等导致尿道管腔变窄,尿液排出受阻。例如,尿道外伤后形成瘢痕组织,会使尿道内径减小,阻碍尿液通过。男性尿道较长且有生理弯曲,更易发生狭窄相关问题,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等因素相关尿道狭窄风险增加。
2.膀胱颈部梗阻:常见于前列腺增生,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内口,使得膀胱出口阻力增大,尿液难以从膀胱排出。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男性约半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此外,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也可导致膀胱颈部梗阻,结石可直接堵塞颈部通道,肿瘤生长占据空间影响尿液排出,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因相应病因出现。
3.尿道结石或异物:尿道内存在结石会阻塞尿道,阻碍尿液排出;尿道内进入异物也会造成机械性梗阻。例如儿童可能因好奇将小物件塞入尿道导致异物梗阻,成人则可能因尿道结石等情况引发,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儿童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和好奇行为有关,成人则与代谢因素、尿道局部病变等相关。
4.盆腔肿物压迫: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盆腔内的肿物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尿潴留。不同年龄段女性均可能因盆腔肿物出现该情况,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物较大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效应。
二、动力性梗阻原因
1.神经源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脑肿瘤、脊髓损伤等,会影响控制膀胱排尿的神经传导通路。例如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不能松弛,从而引起尿潴留。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相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现,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可能因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外伤等导致。
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外周神经病变导致尿潴留的原因,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引起神经纤维变性等病变,影响膀胱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使膀胱功能失调。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神经病变的可能,病程较长的患者风险更高。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导致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等)、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等)以及一些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或尿道括约肌的松弛功能而导致尿潴留。不同人群因疾病治疗需要使用相关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使用相关药物时需谨慎评估风险。
3.低张力膀胱:多种原因可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如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后、某些全身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等情况。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会使膀胱逼尿肌失去正常的神经调节和收缩刺激,导致肌肉萎缩、收缩力下降;营养不良会使机体整体功能下降,包括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上述相应原因出现低张力膀胱情况,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长期疾病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