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怎么办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见病因有病毒、细菌感染及环境等因素,症状包括咽部不适、全身症状等,非药物干预有休息饮食、口腔护理、环境调节等,药物治疗分情况且需合理用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急性咽炎的定义与常见病因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扁桃体炎。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另外,环境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等)、过度用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也可诱发急性咽炎。
二、急性咽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而出现明显咽痛,吞咽时尤甚,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及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若为病毒感染引起,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若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三、急性咽炎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与饮食: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饮食上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促进有害物质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温度和质地,避免过烫、过硬食物刺激咽部。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病原体及食物残渣,减轻咽部炎症。儿童漱口时需有人监护,防止误吞。
3.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一般18~22℃)和湿度(40%~60%),避免干燥、寒冷或污浊空气刺激咽部。对于有过敏因素诱发咽炎的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四、急性咽炎的药物治疗原则
若患者症状较重或存在细菌感染证据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缓解症状、控制感染为目的。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有一定的抗病毒及减轻炎症的作用。若明确为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敏感抗菌药物,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药敏情况决定,患者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药物剂型。
五、特殊人群急性咽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患急性咽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及咽部症状变化。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使用,避免使用成人药物时因剂量把握不准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和休息,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因咽部不适而产生的哭闹等行为,以免加重咽部充血。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咽炎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和心血管方面的情况。饮食上要兼顾营养支持和易于吞咽,防止因吞咽困难导致误吸等情况发生。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选,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咨询妇产科及耳鼻喉科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