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由单纯性鼻炎转化而来,以鼻粘膜等增生肥厚为特征,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有药物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和鼻腔冲洗,手术治疗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需综合管理与预防,包括避免诱因、增强体质、定期复查,需个体化综合治疗并注重日常管理预防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般情况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化而来,以鼻粘膜、粘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职业及环境因素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患病,生活中长期接触粉尘、有害化学气体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有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病史者也易引发。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局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粘膜炎症反应,缩小鼻甲。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鼻塞等症状,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其通过鼻腔局部作用,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需注意使用应遵循正规诊疗建议,根据病情调整使用疗程等。
2.减充血剂: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缓解鼻塞症状,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但长期使用易引起药物性鼻炎,需谨慎。
(二)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粘膜水肿。研究显示,定期鼻腔冲洗可改善鼻腔通气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适合长期有鼻腔分泌物增多等情况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鼻腔冲洗,但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正确操作,避免误吸等情况。
三、手术治疗方法
(一)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通过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该手术适用于下鼻甲肥大较明显且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但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要考虑患者的鼻腔解剖结构、全身状况等因素,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情况有所不同,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能量对下鼻甲黏膜下组织进行消融,使鼻甲组织收缩,从而改善鼻腔通气。相比传统手术,该方法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对于适合的患者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样需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较小患者需更谨慎评估手术相关风险及对鼻腔发育等的影响。
四、综合管理与预防
(一)避免诱因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诱因,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在污染环境中佩戴合适口罩等。不同年龄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避免措施,儿童要注意远离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毛绒玩具等可能携带的过敏原,成人则需注意工作环境的防护等。
(二)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生及复发。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差异,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成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
(三)定期复查
对于已接受治疗的患者,需定期复查鼻腔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手术后患者,要关注术腔恢复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复查频率可根据病情由医生合理安排。
慢性肥厚性鼻炎目前没有所谓的“根治”一劳永逸的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注重日常的管理与预防,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