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骨折和Colles骨折的区别有哪些
史密斯骨折与Colles骨折在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史密斯骨折是屈曲型骨折,手腕呈屈曲畸形,肿胀疼痛在掌侧,X线见远端掌侧移位;Colles骨折是伸直型骨折,有银叉和枪刺样畸形,肿胀疼痛在背侧,X线见远端背侧及桡侧移位。两者保守治疗均为手法复位外固定,移位明显时均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定义与受伤机制
史密斯骨折:是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属于屈曲型骨折,多由跌倒时,手部着地、腕关节屈曲,暴力上传导致桡骨远端掌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与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因骨骼强度等因素更易发生此类骨折。
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伸直型骨折,多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暴力向上传导引起桡骨远端背侧骨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等导致骨骼强度下降相关,性别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女性因生理结构等因素在特定生活方式下可能有不同风险。
二、临床表现差异
畸形表现:
史密斯骨折:手腕部呈屈曲状畸形,外观可见掌侧肿胀明显,可触及掌侧骨擦感等,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手掌部位的畸形相对直观。
Colles骨折:手腕部呈“银叉畸形”及“枪刺样畸形”,外观上可见手腕背侧明显肿胀,“银叉畸形”表现为手腕部从侧面看类似银叉样的背伸畸形,“枪刺样畸形”则是从正面看手腕部像枪刺一样向桡侧偏移。
肿胀与疼痛部位:
史密斯骨折:肿胀主要集中在掌侧,疼痛也以掌侧为主,由于骨折端向掌侧移位,局部组织受牵拉、挤压等,掌侧的肿胀和疼痛更为明显。
Colles骨折:肿胀主要在背侧,疼痛以背侧为重,因为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背侧的组织受到刺激,导致背侧肿胀明显且疼痛显著。
三、影像学表现不同
X线检查:
史密斯骨折:在X线片上可见桡骨远端骨折线,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同时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等情况,通过X线能清晰显示骨折的移位方向及骨折的基本形态。
Colles骨折: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骨折线多为横行或粉碎性,可明确看到骨折端的典型移位情况,这是鉴别两者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四、治疗原则区别
保守治疗:
史密斯骨折:对于一些移位不明显的史密斯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需注意维持骨折端的掌侧对位,固定位置一般是将腕关节固定在稍屈曲位,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可能愈合相对较慢,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手部血运等情况。
Colles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Colles骨折也可采用手法复位后外固定,一般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固定时间同样为4-6周,固定期间要密切关注手腕部肿胀消退情况及骨折对位情况,老年人需特别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史密斯骨折:当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稳定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选用合适的内固定物如钢板等固定骨折端,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中老年人进行手术时要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确保能耐受手术。
Colles骨折:对于骨折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等情况,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同样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目的是恢复桡骨的长度、关节面平整及正常的掌倾角、尺偏角等,老年人手术前后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康复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