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与痔疮的区别是什么
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症状有坠胀、灼痛等,检查靠指诊和肛门镜,多保守治疗;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肿大的疾病,分内外混合痔,症状有便血、脱出等,检查靠视诊、指诊等,多保守治疗,严重时考虑手术,不同人群表现和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1.肛窦炎: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肛窦位于直肠末端与肛管相连处,呈半月形,开口向上,易积存粪便或被分泌物阻塞,引发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中久坐、便秘、腹泻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有肛肠疾病病史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痔疮: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上,外痔在齿线以下,混合痔跨越齿线上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因素易导致发病,有家族痔疮病史者患病几率可能增加。
二、症状表现
1.肛窦炎:主要症状为肛门部坠胀感,排便时因粪便刺激发炎的肛窦,可出现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及尾骨部位,部分患者伴有少量黏液或鲜血从肛门流出,若炎症波及肛门括约肌,可引起括约肌痉挛,出现肛门疼痛加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在儿童中因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莫名的哭闹、搔抓肛门等异常行为,而成年女性妊娠期间由于盆腔压力增加等因素可能使症状加重。
2.痔疮: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可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若发生血栓形成及炎症时,可伴有剧痛;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便血及痔核脱出等情况可同时存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痔核脱出后回纳更困难,女性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可能使痔疮症状加重。
三、检查方法
1.肛窦炎:肛门指诊时可发现肛窦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可摸到硬结样的肛窦;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窦、肛门瓣充血、水肿,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从肛窦口流出。儿童进行肛门镜检查时需在专业医生轻柔操作下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妊娠期女性进行检查时要充分考虑胎儿安全,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方式。
2.痔疮:肛门视诊可观察到外痔的形态、大小及位置等情况;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对内痔可初步判断其位置、大小等;肛门镜检查能清晰观察到内痔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有无出血等情况,对于痔疮的检查,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耐受性问题需要调整检查方式。
四、治疗原则
1.肛窦炎: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保持肛门清洁,可使用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也可局部应用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儿童患者坐浴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痔疮:首先也是保守治疗,包括坐浴、局部用药(如痔疮膏等)、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保持大便通畅等),儿童痔疮相对较少见,若发生痔疮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可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症状,妊娠期痔疮患者同样以保守治疗为主,尽量避免手术,除非病情非常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