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持续牵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等,老年不耐受手术者适用但易引发并发症)和穿防旋鞋(防患肢外旋,适用于轻度移位等患者);手术治疗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年轻GardenⅠ-Ⅱ型骨折患者,年轻者更适合,老年风险高)和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年龄大、身体差及GardenⅢ-Ⅳ型等患者,有假体相关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年龄大且髋臼有病变等患者,创伤大但解决相关问题),治疗方式选择综合多因素,治疗中需针对不同患者预防相应并发症。
一、非手术治疗
1.持续牵引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等情况。通过牵引可以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利用牵引装置使患肢处于适当的位置,减少骨折端的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较为适用,但牵引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需长期卧床,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例如,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肺部痰液排出不畅易导致肺部感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会增加压疮发生风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则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2.穿防旋鞋
用于防止患肢外旋,保持骨折复位的位置。适用于一些轻度移位或需要短期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对于行动不便但不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对于需要严格制动的患者,单独穿防旋鞋往往不够,还需结合其他措施。
二、手术治疗
1.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适用于年轻、GardenⅠ-Ⅱ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闭合的方法将骨折复位,然后用内固定物如空心钉等固定骨折端。对于年轻患者,骨折愈合潜力较大,内固定术可以保留自身股骨头,尽量恢复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手术操作需要精准的复位技术,若复位不良可能影响骨折愈合。例如,GardenⅠ型骨折为不完全骨折,Garden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这类骨折通过闭合复位内固定有较好的愈合机会。
年龄影响:年轻患者相对更适合该手术方式,因为其骨质质量较好,骨折愈合能力较强,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
2.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适应证: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骨折愈合过程,且GardenⅢ-Ⅳ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及股骨头坏死等其他原因导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通过置换人工股骨头,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可能存在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卧床的风险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使其较快恢复活动能力,但需要考虑假体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适用于年龄较大、髋臼也存在病变或磨损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该手术不仅置换股骨头,还置换髋臼,能提供更稳定的关节功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于同时存在髋臼问题的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一次性解决股骨颈骨折和髋臼病变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术后康复需要一定时间。
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多方面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对于老年患者要尤其注意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如加强护理防止压疮,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对于年轻患者则要注重骨折复位的准确性和内固定的可靠性,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