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色素痣
色素痣是人类最常见良性皮肤肿瘤,可出生时存在或出生后随年龄增长出现,按细胞类型分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按发病部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由黑素细胞异常聚集等因素致病因,临床表现多样,儿童、孕期女性、老年人有特殊情况,出现体积短时间迅速增大等情况需警惕恶变。
一、定义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是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可在出生时即存在,但多数发生于出生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
二、分类
1.按细胞类型分类
交界痣:痣细胞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多为扁平斑疹或丘疹,大小一般在1-6毫米,颜色可呈棕色、黑色或皮肤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手掌、足底、外阴等处的交界痣需特别注意,因为这些部位的交界痣有恶变倾向。
混合痣:痣细胞既存在于表皮底层,又存在于真皮层。外观多为稍高起的丘疹,颜色为棕色或黑色,大小通常比交界痣大,多见于儿童和少年。
皮内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层内。一般为高出皮面的乳头瘤样病变,表面光滑,可有毛发穿出,颜色多为棕色、黑色或正常肤色,是最常见的色素痣类型,多见于成年人。
2.按发病部位分类
先天性色素痣:出生时即存在,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头,大的可累及身体很大面积。部分先天性色素痣有较高的恶变风险,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先天性色素痣。
后天性色素痣:出生后逐渐出现的色素痣,数量较多,大小不等,一般相对较良性,但也需关注其变化情况。
三、病因
色素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由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动过程中,偶然异常聚集而形成。遗传因素在色素痣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某些遗传综合征中会伴有特定类型和数量较多的色素痣。此外,紫外线照射可能是后天性色素痣发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增殖和色素痣形成。
四、临床表现
1.颜色:通常为棕色、黑色,但也可呈褐色、蓝黑色、肤色等。
2.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一般比较清晰。
3.大小:直径可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4.生长情况:大多数色素痣生长缓慢,多年保持稳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青春期、孕期等,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部分色素痣可能会略有增大。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的色素痣较为常见,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色素痣的变化,如色素痣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明显加深、出现瘙痒、破溃、出血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且对色素痣变化的感知能力有限,早期发现异常变化有助于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孕期女性: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可能导致原本存在的色素痣发生一些变化,如增大、颜色加深等。孕妇应注意观察自身色素痣的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同时要避免过度搔抓、摩擦色素痣部位,以防刺激其发生不良变化。
3.老年人:老年人的色素痣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虽然恶变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关注其外观、大小等方面的改变。若发现色素痣有异常,应进行评估以排除恶变可能。
六、恶变征象
当色素痣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警惕恶变可能:
1.色素痣体积在短时间内(如数月内)迅速增大,直径超过6毫米或明显大于周围色素痣。
2.颜色发生改变,如原本均匀的颜色变得不均匀,出现多种颜色混合,或颜色明显加深、变黑等。
3.形状不规则,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4.表面出现破溃、出血、糜烂、溃疡等表现。
5.局部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
6.周围出现卫星灶,即色素痣周围出现小的类似色素痣的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