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疑肝功能衰竭快发生时应立即送有救治能力医院急诊并全面评估病情,进行一般支持治疗如卧床休息、营养支持,针对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等治疗,病因治疗根据是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等采取相应措施,评估是否需人工肝支持治疗,病情严重符合指征则积极准备肝移植。
一、及时就医与评估
1.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当怀疑肝功能衰竭快发生时,应尽快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急诊。因为及时的评估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由于其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更需争分夺秒送医;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如本身就患有慢性乙肝、丙肝等,出现肝功能急剧恶化迹象时要第一时间就医。
2.全面评估病情: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既往肝病情况、用药史、近期是否接触肝毒性物质等。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观察患者有无黄疸加深、腹水、意识改变等表现。还会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大幅升高)、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血常规等评估肝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等情况。
二、支持对症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轻肝脏负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卧床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环境,成年人也要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建议每天休息时间不少于8-10小时。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营养摄入,保证热量供应,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适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比如可以给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保证热量,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对于有腹水等情况的患者,还要注意钠的摄入限制等。
2.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肝性脑病的处理:如果出现肝性脑病相关表现,如意识障碍等,要采取措施减少肠道内氨等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比如使用乳果糖等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于儿童患者,在处理肝性脑病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的精准把握,避免因药物过量等导致不良影响。
腹水的处理:若有腹水形成,会根据腹水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少量腹水可通过限制钠摄入、使用利尿剂等,大量腹水可能需要腹腔穿刺引流等操作,但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
三、病因治疗
1.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导致:如果是乙肝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但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儿童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规范;如果是丙肝病毒相关,也会根据病情评估是否进行抗丙肝病毒治疗等。
2.药物性肝损伤导致: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过敏等表现的患者要进行抗过敏等对症支持。
四、人工肝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人工肝可以部分替代肝脏的解毒、合成等功能,帮助患者度过肝功能衰竭的危急阶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人工肝治疗的选择和操作要考虑其生理特点,比如儿童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要更加关注其循环、凝血等方面的耐受性。
五、肝移植准备与评估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符合肝移植指征,要积极进行肝移植的相关评估和准备工作。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等。同时,对于潜在供体的评估等也在有序进行中,以争取为患者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