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怎样治疗
急性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休息、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多喝水及调节环境;药物治疗病毒感染酌情用抗病毒药,细菌感染用抗菌药;局部治疗可用含漱液、含片;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治疗注意事项,要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及护理。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
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饮食方面要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部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于吞咽,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咀嚼能力提供合适的食物形态。
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有助于缓解咽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每天饮水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建议不少于1500-2000毫升。
2.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为宜。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更要注意室内环境的舒适调节,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减轻咽部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由腺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咽炎,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患者,一般可观察等待,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病情较重者,可考虑使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不过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
儿童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为主,仅在明确病毒感染且病情需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2.抗菌药物
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使用抗菌药物。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合适的抗菌药物。但要避免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病原体等情况合理选择。
三、局部治疗
1.含漱液
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液,能清洁口腔、杀菌消炎,减轻咽部炎症。含漱时要仰头,让含漱液充分接触咽部,每次含漱时间一般为30秒左右,每天可根据病情需要含漱数次。对于儿童患者,要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含漱液,防止误咽。
2.含片
可使用碘喉片等含片,有清凉、止痛、消炎的作用,能缓解咽部疼痛等不适。含片应含服,让药物在咽部慢慢溶解发挥作用。但儿童使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误吸,最好在成人指导下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急性咽炎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如体温变化、咽部症状加重情况等。在药物使用上,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如儿童专用的含漱液、含片等。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
2.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咽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一般治疗中的休息和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孕妇
孕妇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环境适宜等。若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要充分权衡药物治疗的收益和对胎儿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