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冻疮怎么办
脸部出现冻疮可从保暖防护、局部护理、药物辅助及就医情况等方面处理。要避免持续暴露寒冷环境、保持脸部干燥来保暖防护;用38-40℃温水复温、轻柔按摩进行局部护理;可使用含肝素钠、维生素E等成分的冻疮膏或维生素E乳膏辅助治疗;若冻疮破溃或感染、反复发作且严重则需及时就医。
一、保暖防护
1.避免持续暴露于寒冷环境:脸上出现冻疮首先要脱离寒冷的环境,比如在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口罩、围巾等保暖物品,将脸部肌肤保护起来,防止冻疮进一步加重。这是因为持续的寒冷刺激会让脸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冻疮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都需要注意这一点,尤其是本身皮肤较敏感或者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生活的人群,更要注重保暖防护来阻断寒冷对脸部的不良影响。
2.保持脸部干燥:要注意保持脸部皮肤的干燥,因为潮湿会加速热量散失,使皮肤更容易受冻。例如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脸部,洗完脸后也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将水分吸干等。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娇嫩且活动量相对较大,更容易出汗,所以家长要更留意帮孩子保持脸部干燥;而对于一些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容易出汗的人群,也需格外注意保持脸部干燥来预防和缓解冻疮。
二、局部护理
1.温水复温:可以用38-40℃的温水洗脸,通过温水逐渐让受冻部位的皮肤温度回升,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这是因为合适温度的水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状况,对于冻疮初期或者冻疮未破溃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皮肤更薄嫩,温水复温时要特别注意水温的把控,确保安全;成年人如果皮肤耐受程度较好,但也需避免水温过高造成损伤。
2.轻柔按摩:在脸部皮肤温度回升后,可以轻柔地按摩脸部受冻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从脸部的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比如从脸颊外侧向耳部方向等。按摩有助于加速血液流动,缓解冻疮引起的不适。不过,对于皮肤有破损或者冻疮破溃的情况则不宜进行按摩,以免加重损伤。比如一些本身有血液循环不佳情况的人群,通过轻柔按摩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根据自身皮肤状态来操作。
三、药物辅助(非特异性药物)
1.冻疮膏:可以使用含有肝素钠、维生素E等成分的冻疮膏,这类药物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的作用。但使用前要确保脸部皮肤清洁,按照药物说明书的一般方法涂抹。不过,对于儿童使用冻疮膏要谨慎,尽量选择儿童专用且经过严格检验的产品,使用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也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适用。
2.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E乳膏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冻疮的辅助治疗可能有帮助。同样,在使用时要注意皮肤的状况,若皮肤有破损则不建议使用。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在使用时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类药物辅助治疗冻疮。
四、就医情况
1.冻疮破溃或感染:如果脸上的冻疮出现破溃、渗液、红肿热痛加剧并且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清创、抗感染等相应的治疗。例如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控制等问题,皮肤出现冻疮破溃后更容易发生感染,此时就更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加重病情。
2.冻疮反复发作且严重:如果冻疮频繁发作并且情况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脸部外观等,也需要就医。医生可以通过综合评估,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和方案,比如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