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病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等多种因素,不同人群诱因不同;临床表现有黄疸加深等多种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支持、病因、人工肝支持及肝移植等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肝功能衰竭各有注意事项,需分别关注其病情特点及治疗相关情况
一、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所致)、中毒(如蘑菇中毒、毒蕈碱中毒等)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诱因有所不同,例如长期大量饮酒者易因酒精性肝病导致肝功能衰竭;有乙肝病史人群若未规范治疗,病情进展可能引发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见于特定年龄段女性等。
二、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出血倾向(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肝性脑病相关表现(如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等。不同人群表现可能因基础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儿童肝功能衰竭可能在消化系统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上与成人有别,儿童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更具自身特点的表现。
三、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通常总胆红素>171μmol/L,且呈进行性升高;转氨酶可先升高后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等。
2.其他相关检查:如病毒学检查(针对病毒性肝炎病因)、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毒物检测(中毒相关病因)等。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等检查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有无腹水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
四、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
(一)一般支持治疗
1.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2.营养支持: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保证热量供应,可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营养物质。
3.维持内环境稳定: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二)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若符合抗病毒指征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药物性肝损伤则需停用相关可疑药物等。
(三)人工肝支持治疗
通过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人工肝技术,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四)肝移植
对于晚期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机等。
五、特殊人群肝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肝功能衰竭
儿童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快,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肝功能指标等,营养支持要更注重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人工肝支持治疗需根据儿童体重等调整治疗方案,肝移植需综合评估儿童全身状况及移植相关风险等。
(二)老年肝功能衰竭
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一般支持治疗中营养支持要兼顾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及营养需求特点,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谨慎,需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耐受性等。
(三)妊娠期肝功能衰竭
妊娠期肝功能衰竭情况较为特殊,治疗时要权衡胎儿和母亲的安危,一些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在保障母亲生命的前提下谨慎选择治疗措施,如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时机及方式选择等都要充分考虑妊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