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中耳乳突炎怎么办
中耳乳突炎是中耳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慢性炎症,多由中耳炎发展而来,诊断可通过耳部检查(耳镜、影像学)和听力检查,治疗有药物(抗生素、局部用药)和手术(保守无效或有严重情况时),日常需耳部护理、调整生活方式、病情监测,预防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正确擤鼻、避免长时间噪音环境。
一、中耳乳突炎的概述
中耳乳突炎是中耳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多由中耳炎发展而来,急性者主要表现为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慢性者可能有长期耳流脓、鼓膜穿孔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可能有不同特点,儿童可能因咽鼓管解剖结构等因素更易患病,且病史中若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诊断方法
1.耳部检查
耳镜检查:可观察鼓膜情况,急性中耳乳突炎时鼓膜充血、穿孔,有脓液流出;慢性者可见鼓膜穿孔、增厚等。通过耳镜检查能初步判断中耳及乳突相关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常用方法,能清晰显示乳突气房的病变情况,如有无骨质破坏、炎症范围等,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辐射剂量等。
2.听力检查:可评估听力受损情况,了解中耳乳突炎对听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患者听力检查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借助小儿行为测听等特殊方法。
三、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应用:根据病情选用合适抗生素,急性中耳乳突炎多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的选择需考虑可能的病原菌等因素。
局部用药:对于耳部局部,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如存在鼓膜穿孔时,局部用药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保守治疗无效、出现颅内并发症等严重情况时需考虑手术。如急性中耳乳突炎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乳突气房破坏明显等情况可能需要行乳突切开术等;慢性中耳乳突炎伴有胆脂瘤形成等也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有所差异,儿童手术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
四、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1.耳部护理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朵,急性发作期要注意按时用药,遵循医嘱进行耳部局部处理。
对于儿童,要防止其搔抓耳部,家长需协助做好耳部清洁等护理工作,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耳部不适时易搔抓导致感染加重等情况。
2.生活方式调整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不同年龄人群休息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也需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减少对耳部炎症的刺激。
3.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耳部症状变化,如耳痛、流脓等情况是否改善或加重,以及听力变化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多留意其耳部相关表现,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耳部不适。若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五、预防要点
1.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平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更易患呼吸道感染,需特别注意防护,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
2.正确擤鼻
擤鼻时要注意方法,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以免将鼻腔分泌物挤入咽鼓管引发中耳感染。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要掌握正确擤鼻方法,儿童则需要家长给予正确指导。
3.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可能会影响耳部健康,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过度暴露于高分贝噪音中,保护耳部听力等功能,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这一点,儿童尤其要避免长时间接触过大音量的玩具等发出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