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息肉的症状
鼻息肉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鼻息肉占据鼻腔空间致通气不畅,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儿童可能鼻音重、张口呼吸等)、嗅觉减退或丧失(息肉阻塞嗅区通道致嗅神经末梢难接触气味分子,儿童对气味反应不敏感,成年人易察觉自身嗅觉变化)、流涕(鼻息肉刺激黏膜分泌增多且可合并鼻窦炎症,分泌鼻涕可为清水样、黏液样或脓性,长期吸烟人群流涕可能加重)、头痛(鼻息肉阻塞鼻窦开口致分泌物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症刺激神经,儿童表述不清,成年人可准确描述部位,鼻窦炎病史者头痛可能加重)、耳部症状(鼻息肉增大压迫咽鼓管咽口致中耳通气引流障碍,儿童更易出现中耳积液等隐匿症状,耳部基础疾病者原有疾病可能加重)。
一、鼻塞
机制:鼻息肉会占据鼻腔空间,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息肉较小的时候,鼻塞可能是间歇性的,与体位有关,比如侧卧时,下侧鼻腔堵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随着息肉逐渐增大,鼻塞可呈持续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鼻塞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鼻塞,表现为呼吸时鼻音重、张口呼吸等。对于有过敏病史的人群,可能同时合并过敏性鼻炎相关的鼻塞加重情况,因为过敏因素会进一步刺激鼻腔黏膜肿胀,加重息肉对鼻腔空间的占据。
表现:患者自觉鼻腔通气困难,严重时可能需要用口呼吸,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夜间睡眠中打鼾、憋醒等情况。
二、嗅觉减退或丧失
机制:息肉阻塞嗅区通道,使嗅神经末梢不能与气味分子充分接触,从而引起嗅觉减退或丧失。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如果鼻息肉影响嗅觉,可能表现为对常见气味反应不敏感,如闻不到食物的香味等;成年人则更易察觉自身嗅觉的变化。有鼻部外伤病史的人群,鼻息肉导致的嗅觉减退可能会被原有的外伤相关嗅觉问题所干扰,需要仔细鉴别。
表现:患者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例如闻不到花香、食物的气味等,严重时完全丧失嗅觉。
三、流涕
机制:鼻息肉刺激鼻腔黏膜分泌增多,同时可合并鼻窦炎症,导致流涕症状。分泌的鼻涕可以是清水样、黏液样或脓性。不同性别人群流涕表现无显著差异,但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烟雾刺激鼻腔黏膜,可能使鼻息肉患者的流涕症状加重,因为烟草烟雾会损伤鼻腔黏膜纤毛功能,影响鼻涕的正常排出。
表现:可出现流清水样鼻涕(若合并过敏因素时常见)、黏液涕或脓涕等,脓涕可能提示合并有鼻窦感染。
四、头痛
机制:鼻息肉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内分泌物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引起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头痛的具体部位和性质,多表现为头部不适、烦躁等;成年人能更准确描述头痛为前额部、头顶等部位的胀痛、闷痛等。有鼻窦炎病史的人群,鼻息肉引发的头痛往往会使原有的鼻窦炎症状加重,头痛程度可能更明显。
表现:头痛部位与受累鼻窦相关,如前组鼻窦病变可引起前额部头痛,后组鼻窦病变可引起头顶部、枕部头痛等,头痛程度可轻可重,在晨起时可能因体位变化,鼻窦内分泌物开始引流而稍有缓解,午后因窦口堵塞,头痛可能又加重。
五、耳部症状
机制:鼻息肉增大可能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导致中耳通气引流障碍,引起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儿童由于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宽,鼻息肉引发耳部症状时可能更容易出现中耳积液等情况,且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耳部反应,如是否有抓耳、听力下降导致对呼唤反应迟钝等表现。有耳部基础疾病的人群,鼻息肉导致的耳部症状可能会使原有耳部疾病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
表现:患者可出现耳鸣,感觉耳内有嗡嗡声等异常声响;耳闷胀感,觉得耳朵像被堵住一样;听力下降,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