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怎样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轻度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的低龄患儿可观察等待;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用于药物治疗;手术指征为严重OSAHS、反复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无效、影响面部发育,手术方式多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生活方式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护理呼吸道、调整睡眠姿势。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如2-5岁)的儿童,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此阶段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睡眠、听力等情况,因为部分患儿的腺样体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例如,一些5岁以下的儿童,其腺样体处于生理性增生阶段,若没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先不进行积极干预。
2.年龄因素影响:低龄儿童的腺样体有生理性增生的特点,所以对于2-5岁的儿童更倾向于观察等待,需定期随访评估腺样体肥大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症状的发展。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腺样体炎症,缓解鼻塞等症状。如对于因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塞明显的患儿,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存在的局部或全身潜在风险,且要根据患儿年龄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等。一般适用于2岁以上有相关症状的患儿。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等情况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可能有一定作用。例如,当患儿同时存在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时,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症状,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考虑患儿年龄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明显、频繁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患儿夜间睡眠时频繁出现憋醒,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中重度OSAHS,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引起反复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当患儿因腺样体肥大导致中耳积液,反复出现听力下降等中耳炎表现,且经过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腺样体肥大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如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长期腺样体肥大未得到有效治疗的大龄儿童中,由于腺样体肥大影响了气道通气,进而影响面部发育,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腺样体来改善面部发育情况。
2.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手术需更加谨慎评估,要充分考虑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的特点,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加重腺样体肥大的因素。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腺样体的炎症反应。
2.呼吸道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定期开窗通风,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让患儿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因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会刺激腺样体增生肥大。对于过敏体质的患儿,更要注意远离过敏原,可通过佩戴口罩等方式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3.睡眠姿势:建议患儿采取侧卧位睡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腺样体肥大对气道的阻塞,改善呼吸状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帮助调整睡眠姿势,确保患儿睡眠时呼吸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