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营养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
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涉及能量供应、蛋白质摄入、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膳食纤维与水分。能量需求约30-35kcal/(kg·d),优先选碳水化合物;急性期严格限蛋白,每日0.5-1.0g/kg,选支链氨基酸优质蛋白,缓解期渐增;保证B族、C等维生素及钾、钠、镁等矿物质摄入;适当补膳食纤维防便秘,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特殊考虑。
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涉及能量供应、蛋白质摄入、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膳食纤维与水分。能量需求约30-35kcal/(kg·d),优先选碳水化合物;急性期严格限蛋白,每日0.5-1.0g/kg,选支链氨基酸优质蛋白,缓解期渐增;保证B族、C等维生素及钾、钠、镁等矿物质摄入;适当补膳食纤维防便秘,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特殊考虑。
一、能量供应
1.能量需求计算:肝性脑病患者能量需求需根据其体重、基础状态等计算,一般约为30-35kcal/(kg·d),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保证脑等重要器官功能所需能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基础代谢率不同,能量需求会有差异,儿童因生长发育需求能量相对更高,需根据具体年龄精准计算。
2.能量来源选择:优先选择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如给予葡萄糖,其可快速被机体利用供能,且相对容易代谢,不会加重肝脏负担,对于有糖尿病风险或血糖异常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形式及量。
二、蛋白质摄入
1.急性期蛋白质限制:肝性脑病急性期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5-1.0g/kg,选择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鸡蛋蛋白、牛奶蛋白等,因为支链氨基酸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减少假性神经递质产生,而动物蛋白中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相对较多,在急性期应尽量避免过多摄入,不同年龄患者对蛋白质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急性期蛋白质限制需更精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调整。
2.缓解期蛋白质调整: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每周增加5-10g,每次增加量不宜过多,以不引起肝性脑病复发为度,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肝功能较差的患者,蛋白质调整更需谨慎缓慢。
三、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1.维生素补充:保证充足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摄入,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及神经递质合成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肝细胞,可通过食物或补充剂给予,如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C,全谷物等富含B族维生素,不同年龄患者饮食结构不同,儿童需保证均衡饮食以获取足够维生素,对于有吸收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补充。
2.矿物质补充:注意钾、钠、镁等矿物质的平衡,肝性脑病患者常存在电解质紊乱风险,钾对于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重要,钠平衡与渗透压相关,镁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需根据患者电解质检查结果合理补充,如对于伴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含钾丰富食物摄入,但需注意肾功能情况,儿童矿物质代谢与成人有差异,需关注其生长发育对矿物质的特殊需求。
四、膳食纤维与水分
1.膳食纤维:适当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蠕动,预防便秘,便秘可能会导致肠道产氨增加,加重肝性脑病,可选择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同年龄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需考虑咀嚼、消化能力等,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水果泥、蔬菜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形式。
2.水分: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肠道湿润,防止便秘,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水分摄入量,老年患者因口渴感减退等原因,需注意主动饮水,避免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