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常因炎症刺激病理性增生,有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评估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术后需护理康复,不同年龄段有特殊情况,还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鼻腔护理、改善环境、增强免疫力等。
一、腺样体肥大的定义与症状表现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常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其症状表现多样,儿童患者常见的有鼻塞,多为持续性,还可伴有张口呼吸、打鼾,睡眠时易惊醒、躁动不安等;因长期张口呼吸,可影响面骨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等腺样体面容;还可能有分泌性中耳炎相关表现,如耳闷、听力下降等。
二、腺样体肥大的评估与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间接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堵塞后鼻孔的程度等。一般腺样体堵塞后鼻孔2/3以上可考虑为病理性肥大。
2.影像学检查:鼻咽侧位X线片或CT检查可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三、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观察等待: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呼吸和生长发育的患儿,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能会在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此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鼻塞、打鼾等情况是否有加重,以及是否出现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若患儿伴有鼻炎、鼻窦炎等,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等症状;如果有感染因素,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不过药物治疗一般仅能缓解症状,难以使腺样体缩小。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导致患儿出现严重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已出现腺样体面容、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四、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患儿需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鼻腔出血情况等。饮食方面,术后6小时可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粥等,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面。
2.并发症预防与观察: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如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五、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特殊情况及应对
1.婴幼儿期:婴幼儿腺样体肥大时,鼻塞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吃奶,导致吃奶时哭闹、拒奶等情况。此时在护理上要更加细心,保持鼻腔通畅,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法缓解鼻塞,但操作需轻柔。若考虑手术,需充分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因为婴幼儿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要确保手术安全。
2.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如因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家长要关注患儿的学习状态和身体表现,及时发现腺样体肥大相关问题并就医。在治疗决策上,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及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六、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
1.鼻腔护理:家长可学习正确的鼻腔清洁方法,如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器为儿童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减少鼻腔分泌物对腺样体的刺激。
2.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从而降低对腺样体的刺激。
3.增强免疫力:鼓励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因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常见诱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