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咽喉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咽喉炎有局部症状如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抗病毒、抗菌、局部治疗)和对症治疗(退热),对特殊人群儿童需考虑年龄因素、生活方式和病史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儿童急性咽喉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咽痛:儿童往往会诉说咽部疼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疼痛可在吞咽时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咽喉部的神经末梢所致,研究表明急性咽喉炎时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刺激神经引起疼痛感觉。
声音嘶哑:炎症累及喉部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完全失音。喉部黏膜炎症水肿影响声带的振动,从而导致声音改变,相关研究显示约半数以上的儿童急性咽喉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咳嗽:可伴有咳嗽症状,多为刺激性咳嗽。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反射性咳嗽,咳嗽程度因人而异。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婴幼儿体温波动可能较大。这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体感染后引发体内的炎症介质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出现发热,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发热多为轻至中度,持续1-2天,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发热持续时间稍长。
其他: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症状,婴幼儿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及感染后全身代谢变化有关。
二、儿童急性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让患儿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恢复,因为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使免疫系统更好地对抗感染。
多饮水:鼓励患儿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助于减轻咽痛等症状,还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毒素排出。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咽喉部刺激,例如可以给患儿吃米粥、软面条、果汁等。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在流感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一般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急性咽喉炎且符合用药指征时。
抗菌药物:如果明确有细菌感染,如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可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如不过敏的情况下)、头孢菌素类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避免滥用。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含漱,起到清洁口腔、减轻炎症的作用;也可使用咽喉喷雾剂等局部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且需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
3.对症治疗:
退热:对于发热的患儿,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不适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儿童的年龄及药物禁忌,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退热方式,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再考虑药物退热),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因为婴幼儿急性咽喉炎可能较快出现喉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2.生活方式:平时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减少急性咽喉炎的发生风险。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病史因素:如果儿童有既往咽喉部疾病史或过敏史等,在患急性咽喉炎时需特别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更全面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例如有过敏史的儿童在使用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