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区别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多一侧单发或多发,与长期发声不当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等,喉镜下可见特定新生物,较小息肉可保守治疗,大或无效则手术;声带小结是声带前中1/3交界处黏膜上皮下局限性炎症病变,双侧对称,多因用声过度等,症状为声音嘶哑,早期可保守治疗,无效且小结大时手术;儿童声带小结多因用声不当,需正确引导用声,成年人群男女均可患病,不同职业有特点,要注意用声习惯,特殊病史人群治疗需兼顾基础疾病。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为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多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其发病多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例如长期用声过度的教师、歌手等人群易患。
声带小结:又称为歌者小结、教师小结,是位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黏膜上皮下的局限性炎症病变,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1/3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最初为黏膜水肿,血管扩张,后期有纤维增生和玻璃样变,多因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所致,常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歌手、教师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声带息肉: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息肉大者可致喉鸣及呼吸困难。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通常息肉大者嘶哑明显,小的息肉可仅有轻微声音改变。例如较大的声带息肉可能导致患者发声费力,声音低沉且不清晰,严重影响日常交流和工作。
声带小结:主要症状也是声音嘶哑,其嘶哑程度一般相对声带息肉较轻,但早期时可能只是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出现嘶哑,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嘶哑会逐渐加重,尤其在连续用声后更为明显。比如教师连续上课后声音嘶哑会加重,休息一晚后可能有所减轻,但多次用声后又会复发。
三、检查方法及表现
喉镜检查:
声带息肉:喉镜下可见声带边缘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或广基的新生物,颜色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乳白色,大小不一。
声带小结:喉镜下可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的小结节,初期为红色水肿样,病程较长者呈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
四、治疗原则区别
声带息肉:较小的息肉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如禁声休息、雾化吸入等,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缓解。若息肉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等。
声带小结:早期声带小结通过禁声休息、发声训练等保守治疗多数可消失。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小结较大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等。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儿童声带小结相对常见,多与用声不当有关,如过度哭闹、长时间大声说话等。家长需注意引导儿童正确用声,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若发现儿童声音嘶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早期通过发声训练等保守治疗多可改善,一般不轻易手术,因为儿童声带仍在发育中。
成年人群:成年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男性可能因职业用声因素如歌手、建筑工人等更易患病,女性可能因用声习惯等因素患病。成年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期用声过度、用声不当,如教师应注意正确的授课方式,合理安排用声时间;歌手要注意科学发声训练等。若患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术后的发声休息和康复训练。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喉部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喉炎等的患者,患声带息肉或小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声带病变进行处理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且在治疗声带病变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可能对基础疾病产生的作用,例如在选择手术方式时要考虑患者喉部基础疾病的状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