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扁桃体炎有局部症状(咽痛、扁桃体红肿)和全身症状(发热、畏寒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口腔护理)、药物治疗(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同人群小儿扁桃体炎有不同注意事项,婴幼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大龄儿童要配合治疗及养成良好习惯,有基础疾病儿童用药需特别注意。
一、小儿扁桃体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咽痛:小儿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尤其是在吞咽时咽痛会加重,这是因为扁桃体发炎导致局部组织红肿,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对于年龄较大能够表达的儿童,可主诉吞咽时咽痛明显。
扁桃体红肿:通过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严重时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的斑点状分泌物,有时分泌物会融合成膜状,但易于拭去,不与组织紧密粘连。
2.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急性起病,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婴幼儿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情况。这是由于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与全身炎症反应影响机体各系统功能有关。
二、小儿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让患儿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恢复,因为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使免疫系统更好地对抗病原体。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可以湿润咽喉,促进新陈代谢。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用淡盐水漱口,因为淡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保持口腔卫生环境。
2.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等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的使用是针对引起扁桃体炎症的细菌病原体进行治疗,控制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对于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可能需要特定抗病毒药物,不过相对较少见。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发热的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可根据情况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退热方式,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在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等禁忌情况。
3.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先采取保守治疗,对于反复发生的扁桃体炎,如每年发作次数较多,影响儿童呼吸、吞咽功能,或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儿童时期扁桃体是免疫器官之一,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手术应谨慎选择,需综合评估患儿的病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后再做决定。
三、不同人群小儿扁桃体炎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
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发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
2.大龄儿童:
要鼓励儿童配合治疗,如按时漱口、遵医嘱用药等。同时要注意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生。
3.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如果儿童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治疗扁桃体炎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例如,使用某些退热药物时要考虑对心脏、呼吸系统等的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并且要密切观察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