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护理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注意能量与蛋白质摄入,保证维生素与矿物质充足,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避免刺激性食物,且儿童、老年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要精准计算能量、严格控制蛋白质、注重易消化及结合基础疾病调整饮食以控制病情与满足营养需求。
一、能量与蛋白质摄入
1.能量供给:急性期患者需保证充足能量供应,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约30-35kcal,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供能物质,可选择大米、白面等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能为机体提供基础能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避免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被消耗,因为蛋白质分解会产生更多氨等含氮物质加重肝性脑病。
2.蛋白质摄入:急性肝性脑病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起始数日内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通过肠外营养补充氨基酸等。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如有清醒情况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千克体重0.8-1.2g,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制品,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也少,且含非吸收性纤维,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生长,促进肠道排泄,例如豆浆、豆腐等,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又减少氨的产生。
二、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
1.维生素摄入:要保证各种维生素的充足供应,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香蕉富含B族维生素等,每日应保证摄入足够量的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代谢,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及减少肝性脑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矿物质摄入:注意钾、钠等矿物质的平衡,对于有腹水或水肿的患者需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如小于2g;而对于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则需适当增加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如香蕉、土豆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因为电解质紊乱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三、饮食方式
1.少食多餐:肝性脑病患者宜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每日可分为5-6餐进食,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一次进食过多蛋白质等食物导致氨等代谢产物产生过多,例如将三餐分为五餐,每餐适量进食,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减少氨的生成。
2.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粗糙坚硬的食物可能损伤食管胃底黏膜引起出血,而辛辣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功能,不利于肝性脑病患者病情的控制,例如油炸食品、辣椒等应尽量避免食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肝性脑病患者在饮食护理上需更加谨慎,能量供给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精确计算,蛋白质摄入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物质摄入,选择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如儿童专用的营养米粉等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确保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满足生长需求。
2.老年患者:老年肝性脑病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上更要注重易消化,能量供给需根据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等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要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综合判断,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食物需适当加工成细软、易吞咽的状态,如将食物打成糊状等,避免发生误吸等情况,保证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
3.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肝性脑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在饮食中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种类,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等,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若合并肾脏疾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钾、钠等的摄入,遵循肾脏疾病的饮食原则,与肝性脑病的饮食要求相结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在控制肝性脑病的同时不加重其他基础疾病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