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引起死亡原因
糖尿病足易引发全身性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还因本身严重程度导致循环障碍加重,老年、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注意相应事项,以降低死亡风险
一、感染相关的全身性脓毒症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足部皮肤破损等,易引发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感染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脓毒症。研究表明,脓毒症的死亡率较高,其发生机制涉及机体的炎症反应失控,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障碍。例如,严重脓毒症患者可出现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伤,进而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本身因血糖代谢异常等因素,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让感染扩散并发展为脓毒症。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
1.肾脏功能衰竭:糖尿病足患者若因感染等情况出现全身性反应,可影响肾脏血流灌注,导致急性肾损伤。长期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已有一定程度的肾脏微血管病变基础,在糖尿病足相关的应激状态下,肾脏功能更容易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肾衰竭会使机体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威胁生命。
2.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感染等因素可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糖尿病患者本身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病理基础,糖尿病足相关的不良状况可促使心血管事件发生,如心肌梗死等。心肌梗死会严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后果,进而引起死亡。
3.呼吸系统功能衰竭:严重的感染引发的脓毒症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糖尿病足患者若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情况,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呼吸系统功能更容易急剧恶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若不能有效纠正,可导致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三、糖尿病足本身的严重程度导致的循环障碍加重
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感染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的循环障碍。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损伤的感知减退,更易使足部损伤恶化。随着病情进展,足部可能出现严重的溃疡、坏疽等,且难以愈合,持续的局部病变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同时引发的感染等问题不断加重全身状况,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例如,足部坏疽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更多的组织和器官,机体的整体功能逐渐衰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对于糖尿病足相关的感染等情况,机体的代偿能力更弱。在应对感染引发的全身性反应时,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迅速恶化的情况。所以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足部有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加强血糖控制和感染防控。
2.女性糖尿病足患者:女性糖尿病足患者在护理等方面需注意自身身体特点,比如在足部护理时要更加细心,由于可能存在激素等因素对血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足部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避免因忽视导致足部损伤加重。同时,女性患者在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来配合治疗,因为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康复进程。
3.有不良生活方式的糖尿病足患者: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这类患者在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需要严格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等,以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和整体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风险。
4.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往往存在更严重的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基础,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更高,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这类患者需要长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以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降低因糖尿病足导致死亡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