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怎样引起的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因素包括创伤性因素(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影响股骨头血供)、非创伤性因素(如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致脂肪代谢紊乱等、酒精滥用致脂代谢紊乱等、血红蛋白病等疾病因素影响血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创伤性因素
(一)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极易受到破坏。因为股骨头的血运主要依靠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来供应,股骨颈骨折时,这些血管可能会受损,导致股骨头缺血,长期如此就可能引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例如,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后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概率与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等相关,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发生坏死的风险更高。
(二)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也会影响股骨头的血供,使得股骨头缺血。髋关节脱位后,周围的血管可能被牵拉或损伤,导致股骨头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不同程度的髋关节脱位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程度不同,严重的髋关节脱位更易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二、非创伤性因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导致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骨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压迫骨内血管,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血管收缩、痉挛,进一步减少股骨头的血供。例如,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二)酒精滥用
酒精滥用可导致脂代谢紊乱,使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脂肪栓塞股骨头的血管,影响股骨头的血供。同时,酒精还可能直接损伤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干扰骨的代谢过程。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中,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不饮酒人群。
(三)某些疾病因素
1.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患者,由于异常血红蛋白的存在,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2.减压病:潜水员等高压环境作业人员,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后迅速减压,体内会形成气泡,栓塞股骨头的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3.结缔组织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其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累及股骨头的血管,引起血管炎等病变,影响股骨头血供,增加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及风险有所不同。儿童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骨骺缺血等因素有关;而成年人则更多与创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酒精滥用等因素相关。例如,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Perthes病)多发生在4-8岁儿童,与儿童股骨头血供特点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影响因素有关。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概率相对高于女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更多饮酒、从事某些重体力劳动等因素有关。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大量吸烟也可能对股骨头血供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有研究提示吸烟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增加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另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也可能间接影响股骨头的血运。
(四)病史因素
有既往髋关节疾病史、长期服用特殊药物史等的人群,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更高。例如,有过髋关节感染病史的患者,感染可能破坏股骨头的血供和骨组织,增加后续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病史的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其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明显高于无此病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