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有氧运动、肌力训练)和物理治疗(热敷、理疗仪器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遵医嘱;手术治疗有早期的关节镜手术和晚期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同年龄等患者术后康复有差异。
一、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运动疗法
1.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较为友好,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体重对膝关节的负荷,患者在水中进行屈伸膝关节等运动,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能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疼痛发作频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游泳的强度和时间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以自身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2.肌力训练: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取平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还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至离床面约15-30厘米,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放下,同样重复一定次数和组数。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者,需注意定时进行肌力训练,避免因长时间久坐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退加重病情;对于有病史的患者,肌力训练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训练强度。
(二)物理治疗
1.热敷:采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膝关节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温度的耐受略有不同,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年轻人可适当提高温度,但也需注意避免烫伤。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进行热敷时要特别注意,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和血液循环调节可能存在异常,更要严格控制热敷温度和时间,防止发生皮肤损伤。
2.理疗仪器治疗:如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促进膝关节局部组织的代谢和修复,减轻炎症反应。还有红外线治疗,通过红外线的热辐射作用,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在进行理疗仪器治疗时可更好地缓解膝关节因劳累导致的不适,但也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时间和强度;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到美观等因素,但不应因此放弃必要的物理治疗。
二、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使用,例如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使用时需关注患者的胃肠道等方面的风险,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选择。
三、手术治疗
(一)关节镜手术
对于一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处于相对早期,有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增生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关节内的病变组织,如去除游离体、修整磨损的软骨等,改善膝关节的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术后恢复上有所差异,年轻人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遵循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老年人术后恢复可能相对缓慢,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要充分评估病情,确保手术安全。
(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到晚期,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可考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该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术后康复至关重要,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康复计划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且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以适应术后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老年人则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康复,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