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咽炎如何根治
急性鼻咽炎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可继之发生,儿童等易患,非药物干预有休息保暖、多饮水、生理盐水洗鼻等,药物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对症处理,合并细菌感染选抗生素,儿童、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其难完全根治,关键是增强抵抗力、及时规范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来控症状、减复发。
一、急性鼻咽炎的定义及常见病因
急性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常见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年龄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罹患;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受凉等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发病风险;有慢性鼻咽炎病史等人群属于高危病史人群,发病概率相对较高。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与保暖: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18~22℃)、湿度适中(40%~60%),有利于缓解鼻塞等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保暖情况,因为儿童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加重病情或影响恢复。
多饮水:多喝水可以保持鼻咽部黏膜湿润,有助于黏液排出,缓解鼻塞、咽干等症状。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ml左右的温开水,分多次饮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少量多次喂水,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呛咳。
(二)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洗鼻: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病原体及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操作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水流进入中耳引起不适。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选择儿童专用的洗鼻器,并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控制好冲洗压力和速度。
三、药物治疗原则
目前对于急性鼻咽炎的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若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病原体等情况综合判断,患者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鼻咽炎患者在护理上要更加精细,除了上述一般护理措施外,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等。如果出现高热,要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但要避免用酒精擦拭,防止儿童吸收过多酒精引起不适。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鼻咽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某些药物治疗鼻咽炎时,要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护理方面,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耐受情况,保证充足的休息,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五、急性鼻咽炎根治的关键要点
急性鼻咽炎很难完全“根治”,但通过及时有效的非药物干预和合理的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如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同时在发病时及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急性鼻咽炎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例如,通过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轻度运动)来增强体质,减少因抵抗力下降而引发急性鼻咽炎的风险。
总之,急性鼻咽炎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控制症状、促进康复,并通过提高机体抵抗力等方式降低复发几率,但要完全根治且不再复发较为困难,需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和合理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