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术后锻炼注意事项
胫骨骨折术后锻炼需根据愈合情况定时机,早期1-2周简单肌肉收缩,2-3周逐步等张收缩及关节活动,锻炼强度频率循序渐进,还需定期复查、避免不当动作、保持良好心态,儿童、老年等不同患者有相应注意要点,要依骨折愈合调整方案保证锻炼安全有效促进康复
一、锻炼时机
胫骨骨折术后锻炼时机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一般术后1-2周可开始进行简单的肌肉收缩舒张锻炼,此时骨折处初步稳定,通过肌肉收缩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且对骨折端稳定影响较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可适当提前开始简单锻炼,但要注意力度;老年患者骨折愈合较慢,需在医生评估骨折端稳定后再逐步开展锻炼。
二、锻炼方式
(一)肌肉收缩锻炼
1.等长收缩:术后早期可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但关节不活动。例如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患者平卧,将膝关节伸直,用力绷紧小腿肌肉,坚持5-10秒后放松,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这种锻炼可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均可适用,但儿童需在家长协助下正确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2.等张收缩:随着骨折愈合进展,约术后2-3周可逐步进行等张收缩锻炼,如使用弹力带进行小腿肌肉的抗阻收缩。患者取坐位,将弹力带套在足底,用力勾起脚尖,对抗弹力带的阻力,每次持续3-5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成人可根据自身力量适当调整弹力带阻力,儿童则需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避免力量过大影响骨折愈合。
(二)关节活动锻炼
1.膝关节活动:术后2-3周可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锻炼。平卧,缓慢屈伸膝关节,初期屈伸角度不宜过大,可从30°-40°开始,逐步增加,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锻炼后的恢复,在锻炼前应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较慢,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辅助的关节活动锻炼。
2.踝关节活动:术后早期即可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和内外翻活动。患者平卧或坐位,用力勾起脚尖,再用力绷直,然后进行踝关节的内外翻活动,每个动作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儿童进行踝关节活动锻炼时要注意轻柔,避免造成踝关节损伤;女性患者在锻炼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因鞋子不合适影响锻炼效果或导致足部不适。
三、锻炼强度与频率
锻炼强度应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明显疼痛和疲劳为宜。初始阶段锻炼频率可较低,如每天2-3次,随着身体适应逐步增加到每天3-4次。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锻炼强度和频率,但要以不影响骨折愈合为前提;老年患者和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需降低强度和频率,确保锻炼安全有效。例如年轻患者进行等张收缩锻炼时,可适当增加弹力带阻力和锻炼次数,而老年患者则要减少阻力和次数,避免过度劳累导致骨折端移位等不良情况。
四、注意事项
(一)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锻炼方案。如果复查发现骨折愈合缓慢或出现异常情况,如骨折端移位等,需及时调整锻炼计划,甚至暂停某些锻炼动作。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影响骨折愈合,需劝其戒烟,以利于骨折恢复和锻炼的顺利进行。
(二)避免不当动作
锻炼过程中要避免暴力屈伸关节等不当动作,防止造成骨折端再次损伤。例如在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时,不能突然用力过度屈伸,要缓慢、平稳地进行。对于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剧烈的不当运动,因为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再损伤的风险,锻炼时需格外谨慎,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锻炼方案。
(三)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锻炼,因为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对于老年患者,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其克服锻炼中的困难,促进骨折术后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