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尿潴留
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可通过解除病因、导尿术等治疗,慢性尿潴留可药物或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尿潴留有不同注意事项,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疾病预防与控制来预防尿潴留,包括适量饮水、避免憋尿、前列腺增生及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相关预防措施等。
一、尿潴留的定义及分类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排出,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起病突然,膀胱内迅速充满尿液,患者会感到下腹部胀痛难忍;慢性尿潴留则是逐渐发生的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不尽等。
二、急性尿潴留的治疗方法
1.解除病因
尿道狭窄:对于因尿道狭窄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可尝试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若导尿管难以插入,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扩张等进一步处理,但操作需谨慎,避免加重尿道损伤。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时,首先可考虑导尿。若导尿困难,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来引流尿液,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针对前列腺增生进行进一步治疗,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等,此时应停用相关药物,观察尿潴留情况是否改善。
2.导尿术:导尿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但对于尿道严重损伤、急性尿道炎等情况,导尿可能会加重病情,需谨慎选择。
三、慢性尿潴留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尿潴留,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减轻排尿阻力,常用药物如坦索罗辛等。但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可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症状,但起效较慢,一般需服用3-6个月才能见效,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的患者。
2.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适用于前列腺增生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尿道将前列腺切除,可有效改善排尿症状,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后需注意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膀胱扩大术: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等导致的慢性尿潴留,若膀胱容量严重缩小,可考虑膀胱扩大术,以增加膀胱的储尿功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四、特殊人群尿潴留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发生尿潴留时应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需警惕药物导致尿潴留的可能。导尿时要更加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2.儿童患者: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多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脊髓病变等引起。对于儿童尿潴留,首先应尽量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诱导排尿等。导尿时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尿道。同时,要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3.女性患者:女性尿潴留可能与盆底肌功能障碍、尿道狭窄等有关。在治疗时,要注意区分病因。如因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潴留,可进行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治疗。导尿时要注意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避免操作不当。
五、尿潴留的预防
1.生活方式调整
适量饮水:保持适当的饮水量,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于老年患者,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减少夜间排尿次数。
避免长时间憋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长时间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尤其是从事长时间静坐工作的人群,如司机等,应定时起身排尿。
2.疾病预防与控制
前列腺增生患者: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等,监测前列腺体积变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高血压等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增加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脊髓病变等,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定期清洁导尿等,以维持膀胱的正常功能,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