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子腺样体肥大
小孩鼻子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腺样体增生肥大引起相应症状的病症,有呼吸道(鼻塞、流涕)、耳部(耳闷等)症状,因炎症反复刺激、过敏因素致病因,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可保守治疗(药物、鼻腔冲洗)或手术治疗,儿童需注意生活方式(保持空气流通、锻炼)和病情观察。
一、腺样体肥大的定义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属于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增生肥大,当腺样体肥大引起相应症状时就称为小孩鼻子腺样体肥大。
二、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
1.呼吸道症状
鼻塞: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可引起鼻塞,孩子可表现为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等。这是因为腺样体肥大阻碍了鼻腔的通气通道,影响正常的呼吸气流。对于儿童来说,长期鼻塞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状态密切相关,而张口呼吸会改变睡眠时的气道环境。
流涕:肥大的腺样体刺激鼻咽部,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涕症状,鼻涕多为黏脓性。
2.耳部症状
腺样体肥大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平,腺样体肥大更容易影响咽鼓管功能,导致中耳通气引流不畅,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三、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1.炎症反复刺激
儿童时期鼻咽部反复发生炎症,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例如,长期患有慢性鼻窦炎的儿童,鼻窦的炎症分泌物不断刺激腺样体,使其持续处于增生状态。
2.过敏因素
过敏体质的儿童,接触过敏原后,鼻腔和鼻咽部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出现黏膜水肿、渗出增加等,长期的过敏反应也可能促使腺样体肥大。比如对花粉、尘螨等过敏的儿童,在过敏季节,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可能会加重。
四、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检查,可以观察到鼻咽部腺样体的大小、形态等情况。检查时患儿需配合医生,医生会用合适的工具轻柔地进行检查,了解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及堵塞的程度等。
2.影像学检查
鼻咽侧位X线片:可以测量腺样体的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正常比值一般小于0.6,若比值大于0.6则提示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检查:能更直观地看到腺样体的大小、部位以及后鼻孔堵塞情况等,还可以同时观察鼻腔、鼻咽部的其他病变情况。
五、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有相关炎症表现的患儿,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鼻咽部黏膜炎症、水肿,缓解症状。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长期大量使用。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等,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遵循药敏等情况。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腺样体周围的炎症刺激。对于儿童来说,选择合适的鼻腔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很重要,要避免造成儿童不适或损伤鼻腔黏膜。
2.手术治疗
当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如长期严重打鼾、呼吸暂停、影响生长发育等情况时,通常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医生会在术前评估患儿的病情,权衡手术的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六、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方面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定期清洁室内灰尘、更换床单被罩等。因为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减少过敏原刺激,降低腺样体肥大加重的风险。
让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运动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鼻咽部的炎症反复发作。
2.病情观察方面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睡眠情况等。如果孩子出现夜间打鼾加重、呼吸暂停、白天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加重,导致呼吸道梗阻加重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