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分型有哪些
股骨骨折可按骨折部位、骨折线形态、骨折稳定性分型。按部位分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Evans分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Seinsheimer分型;按骨折线形态分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按稳定性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骨折,不同分型在治疗方案选择、预后等方面有不同表现,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临床处理有差异。
一、按骨折部位分型
1.股骨颈骨折:
Garden分型:依据股骨头、颈骨折线的移位程度分为四型。Ⅰ型为不完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不同分型与预后等相关,如GardenⅣ型骨折愈合不良、股骨头缺血坏死等风险相对较高,这一分型在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基于X线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划分,不同年龄人群中该分型的临床意义略有不同,老年人中Garden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等影响更显著。
2.股骨转子间骨折:
Evans分型: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大小以及是否累及小转子等分为Ⅰ-Ⅴ型。Ⅰ型为顺转子间骨折无移位;Ⅱ型为顺转子间骨折伴有小转子骨折但移位不明显;Ⅲ型为顺转子间骨折小转子游离且移位;Ⅳ型为反转子间骨折;Ⅴ型为转子下骨折。该分型对于评估骨折的稳定性等有重要作用,不同分型的治疗方法有差异,如Ⅰ型可考虑保守治疗等,而Ⅳ、Ⅴ型多需手术治疗,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Evans分型的临床处理策略会因患者整体状况等有所调整,比如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积极手术恢复解剖结构等。
3.股骨转子下骨折:
Seinsheimer分型:共分为七型,依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数量及位置等进行划分。例如Ⅰ型为简单斜形骨折;Ⅱ型为短斜形或短螺旋形骨折;Ⅲ型为粉碎性骨折;Ⅳ型为伴有小转子骨折的粉碎性骨折等。此分型有助于判断骨折的复杂程度,进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不同分型的手术入路、内固定选择等不同,在儿童与成人的股骨转子下骨折中,Seinsheimer分型的临床处理也有区别,儿童多需考虑生长发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二、按骨折线形态分型
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股骨长轴大致垂直,多因直接暴力等引起,骨折端对位对线相对较易判断,治疗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钢板螺钉固定等,不同年龄人群中横形骨折的愈合速度可能不同,老年人可能愈合相对缓慢,需要更注重营养支持等促进愈合措施。
2.斜形骨折:骨折线呈一定角度斜行穿过股骨,其稳定性相对横形骨折稍差,治疗时需要良好的复位与稳固的固定,不同斜形角度对骨折稳定性影响不同,在儿童斜形骨折中,由于儿童骨的可塑性等特点,处理方式与成人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适合一些相对保守但兼顾生长的治疗方法。
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多由旋转暴力引起,骨折端旋转移位可能性大,治疗时复位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准确复位后牢固固定,不同年龄人群中螺旋形骨折的治疗策略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耐受性等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儿童螺旋形骨折则要考虑对生长的影响等。
4.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碎裂成三块或三块以上,骨折端不稳定,治疗复杂,多需手术干预,根据粉碎程度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或外固定方式等,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粉碎性骨折的处理可能因身体状况等有差异,女性患者可能在术后康复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与个性化指导。
三、按骨折稳定性分型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发生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某些无明显移位的横形骨折等,治疗可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骨折端情况,不同年龄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保守治疗依从性等不同,儿童可能相对更难配合长时间的固定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发生移位或复位后容易再移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明显移位的斜形骨折等,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具体分型等确定,在老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如心肺功能等,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女性老年患者可能在围手术期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