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什么引起的
泌乳素异常升高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激素变化,以及睡眠、应激等生活方式影响;病理性因素有垂体疾病(如垂体泌乳素瘤、其他垂体肿瘤)、下丘脑疾病(如下丘脑肿瘤、炎症或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因素(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雌激素类药物)导致。
一、生理性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相关
1.青春期:在青春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出现生理性的泌乳素轻度升高。这是因为青春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逐渐发育完善,泌乳素的分泌会有一定波动,一般这种情况是暂时的,随着身体发育成熟会逐渐趋于稳定。
2.妊娠:女性妊娠时,胎盘会分泌大量的生乳素释放因子,刺激垂体分泌泌乳素增加,为产后哺乳做准备。一般妊娠中晚期血清泌乳素水平可升高数倍甚至数十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助于为分娩后哺乳提供激素储备。
3.哺乳期:哺乳期女性泌乳素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促进乳腺分泌乳汁,满足婴儿喂养需求,这也是生理性的泌乳素升高,是正常的哺乳相关激素调节。
(二)生活方式相关
1.睡眠:睡眠过程中泌乳素分泌有昼夜节律,夜间睡眠时泌乳素水平会升高。例如,深度睡眠时泌乳素分泌较清醒时明显增加,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影响泌乳素的正常节律分泌,导致泌乳素轻度升高。
2.应激:突然的精神应激、剧烈运动等情况可引起泌乳素短暂升高。比如,人在受到惊吓、高强度运动后,体内会产生应激反应,促使垂体分泌泌乳素增加,这是身体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激素调节机制。
二、病理性因素
(一)垂体疾病
1.垂体泌乳素瘤:这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垂体泌乳素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肿瘤细胞会自主性分泌过多的泌乳素。肿瘤大小与泌乳素水平升高程度可能相关,较大的泌乳素瘤往往导致泌乳素显著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溢乳等症状,在女性中较为常见。
2.其他垂体肿瘤:如垂体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当肿瘤压迫垂体柄或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正常调节时,也可能导致泌乳素分泌异常升高。例如,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由于肿瘤对垂体的影响,可能出现泌乳素水平升高,同时伴有生长激素相关的症状,如肢端肥大等。
(二)下丘脑疾病
1.下丘脑肿瘤:下丘脑是调节垂体激素分泌的重要中枢,下丘脑肿瘤可影响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的分泌,导致泌乳素分泌失去抑制而升高。常见的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等,除了泌乳素升高外,还可能伴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如尿崩症等。
2.炎症或创伤:下丘脑的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等)或创伤(如颅脑外伤等)可破坏下丘脑结构或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泌乳素的分泌调节。例如,颅脑外伤后可能导致下丘脑受损,引起泌乳素分泌异常升高。
(三)系统性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会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加,而TRH也可以刺激垂体泌乳素细胞分泌泌乳素,从而导致泌乳素升高。患者除了泌乳素升高外,还会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
2.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内分泌调节系统,导致泌乳素代谢异常,进而出现泌乳素升高。同时患者会有肾功能衰竭相关的一系列表现,如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
(四)药物因素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等)。这些药物会阻断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对垂体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泌乳素分泌增加。例如,长期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相关表现,如月经失调等。
2.雌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如某些避孕药等,可通过反馈调节影响垂体泌乳素的分泌,导致泌乳素水平升高。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后,可能出现泌乳素轻度升高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