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胰岛素缺乏或作用障碍、升糖激素异常升高及其他诱因引发,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致胰岛素绝对不足,遇感染等易发病,儿童青少年风险较高;2型糖尿病患者在严重应激或肥胖等情况下易出现胰岛素作用障碍及相对缺乏而发病。胰高血糖素在应激时异常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及脂肪分解产酮;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在应激时增多,共同致血糖升、酮体生多而发病。饮食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诱发,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合理饮食、规范用药及监测血糖。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当遇到感染、严重应激等情况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自身分泌严重不足,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诱因,感染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了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有关。
2.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胰岛素作用障碍及相对缺乏。比如,当2型糖尿病患者遭受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情况时,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应激状态,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同时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从生活方式方面,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当在生活中突然遭受重大应激时,就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升糖激素异常升高
1.胰高血糖素:正常情况下,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等激素相互调节血糖水平。当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如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异常升高。以严重感染为例,感染灶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它会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显著升高,同时加速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生成速度超过机体的利用和排泄速度时,就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于有慢性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再遭遇感染等应激情况,胰高血糖素异常升高更易诱发该病。
2.肾上腺素等其他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也会增多。肾上腺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皮质醇能促进糖异生。这些升糖激素共同作用,导致血糖大幅上升,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严重创伤患者,体内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大量释放,若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在应激状态下升糖激素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应激因素导致升糖激素异常升高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机制是相似的。
其他诱因
1.饮食因素: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都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度节食会使机体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而暴饮暴食则可能引起血糖波动过大,同时加重胰腺等器官负担,影响胰岛素分泌和作用,进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应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从年龄角度,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家长在饮食管理上出现不当情况,如让孩子过度节食减肥等,就容易增加患病风险;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消化功能等因素,更需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合理性。
2.药物使用不当:某些药物的使用不当也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没有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于正在使用可能影响血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如因其他疾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加强血糖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更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自身血糖控制,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