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膝关节炎该怎么治疗
膝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适合各年龄段无严重急性炎症者,含低强度有氧运动和肌肉力量训练)、物理治疗(适合各年龄段缓解期或轻症者,有热敷、超短波、针灸等)、减轻体重(肥胖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结合减轻体重);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轻至中度疼痛炎症)、软骨保护剂(维护软骨结构功能);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内有较多游离体等非手术无效者)、截骨术(膝关节间室病变伴下肢力线不良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变严重保守无效影响生活者)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各性别、无严重急性炎症发作的膝关节炎患者。对于肥胖人群,运动可帮助减轻体重,降低膝关节负担;有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通过运动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平地散步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轻膝关节负重,是较为理想的膝关节炎运动方式;平地散步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膝关节活动度和周围肌肉。此外,还可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练习,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
2.物理治疗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和性别的膝关节炎患者,尤其适用于处于缓解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膝关节劳损的人群,物理治疗可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热敷可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可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还可采用超短波治疗,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膝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另外,针灸也有一定疗效,通过针刺膝关节周围穴位,调节气血流通,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3.减轻体重
适宜人群:肥胖的膝关节炎患者。肥胖是膝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膝关节所受压力,延缓病情进展。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减轻体重。饮食上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结合前面提到的运动疗法,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一般建议每月体重减轻1-2公斤较为安全合理。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适用情况:用于缓解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患者。对于有长期慢性疼痛且无严重胃肠道、心血管等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2.软骨保护剂
作用机制:此类药物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抑制软骨降解酶活性,有助于维护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软骨有一定损伤或退变的患者,可长期服用以保护软骨,延缓病情发展。例如氨基葡萄糖,可补充关节软骨基质成分,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清理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内有较多游离体、滑膜增生明显且症状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对于年龄相对较轻、膝关节病变以滑膜炎症和少量游离体等为主的患者较为合适。
手术原理:通过关节镜进入膝关节腔,清理关节内的游离体、增生的滑膜等病变组织,改善关节内环境,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2.截骨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病变为主,且存在下肢力线不良的患者。例如对于因膝内翻或膝外翻导致膝关节一侧间室负荷过重的患者,可通过截骨术纠正力线,减轻病变间室的压力。
手术原理:通过截骨改变下肢力线,使膝关节受力分布更均匀,从而延缓病变间室的进展。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病变严重、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患者。一般年龄在60岁以上、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
手术原理:将病变的膝关节软骨和骨质切除,植入人工膝关节假体,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