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患者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骨不连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不消失,因断端摩擦刺激神经,老年患者尤甚)、局部肿胀(因血肿吸收和炎症消退受阻,开放性骨折患者更严重持久)、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阻碍愈合,年轻好动患者概率高)、肢体畸形(长期骨不连致骨折部位移位成角,儿童患者畸形可能加重)、功能障碍(因多种症状影响肢体活动,对运动员等影响大),同时针对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给出了相应注意事项。

一、局部疼痛

骨不连患者常出现骨折部位的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在活动时会加剧,休息后可能稍有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这是因为骨折断端未愈合,在肢体活动或受力时,断端相互摩擦、刺激周围神经组织,从而引发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活动。例如,一些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后骨不连导致的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疼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二、局部肿胀

骨折部位可存在长期不消退的肿胀。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同时软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产生渗出。正常情况下,随着骨折愈合,血肿会逐渐吸收,炎症消退,肿胀随之减轻。但骨不连时,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受到影响,血肿吸收缓慢,炎症持续存在,使得肿胀长期存在。如开放性骨折患者,由于创口易引发感染,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肿胀可能更为严重且持久。

三、异常活动

在骨折部位本该愈合形成稳定连接的情况下,骨不连患者骨折处仍可出现异常活动,即假关节活动。正常愈合的骨折部位在一定时间后会形成坚固的骨痂,使骨折断端稳定连接,肢体活动时骨折处不会出现异常的晃动。而骨不连时,骨折断端缺乏有效连接,在肢体活动时,断端可像关节一样出现屈伸、旋转等异常活动。这种异常活动不仅进一步加重局部疼痛、肿胀,还会阻碍骨折愈合,形成恶性循环。年轻好动的患者,因日常活动量较大,出现异常活动的概率相对更高,对骨折愈合的不良影响也更为明显。

四、肢体畸形

长期骨不连可导致肢体出现畸形。由于骨折断端未愈合,肢体在承受身体重量和肌肉牵拉等外力作用下,骨折部位逐渐发生移位、成角等改变,从而导致肢体畸形。例如,下肢骨折骨不连时,可能出现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影响患者站立和行走功能。对于儿童患者,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不连导致的肢体畸形若未及时纠正,随着生长发育,畸形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肢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五、功能障碍

因疼痛、肿胀、异常活动及肢体畸形等原因,骨不连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上肢骨不连会影响手部抓握、持物等精细动作以及上肢的抬举等活动;下肢骨不连则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甚至无法站立。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功能障碍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对肢体功能要求较高的人群,骨不连导致的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能力。

温馨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骨骼生长活跃,代谢旺盛,但骨不连若发生在儿童身上,可能对骨骼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骨折部位的症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孩子过早活动骨折肢体,防止因不当活动加重骨不连情况。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因疼痛而出现的哭闹、不愿活动肢体等表现。

2.老年患者: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骨折后发生骨不连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日常应注意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防止再次损伤骨折部位。此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骨不连时,需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不利于骨折愈合,易导致骨不连。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骨折愈合情况。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会影响骨折部位的修复,需在治疗骨不连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骨不连
骨不连是骨科常见病,指超过9个月仍未愈合的骨骼损伤或骨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回事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通常不是一回事。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都属于骨折的并发症,骨折部位一般都会出现疼痛症状,但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骨折一般在3个月内就可以愈合,如果超过3-6个月不愈合一般称为骨折延迟愈合,如果超过9个月不愈合就称为骨不连,所以两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区别。另外,骨折延迟愈合不一定会出现
骨不连的后果?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不连会引起局部疼痛症状,骨不连是指骨折处长期没有愈合,此时会导致骨折处不稳定,而且断端还会发生移位现象,一旦牵拉局部神经,就会引起疼痛症状。其次骨不连患者平时也不能负重,若是股骨、胫腓骨等部位骨折,一旦负重,可能会引起相应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要放轻松,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骨折后一个
感染性骨不连如何治疗啊?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后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植骨、固定及关节置换、融合。一般治疗:叮嘱患者戒烟、停止服用可以诱发骨不连的药物,同时积极纠正患者的营养情况。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双柏膏。抗生素:对于骨不连同时伴有感染的患者,可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适合患者的
骨不连诊断标准?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诊断标准为损伤或骨折超过9个月未愈合或治疗3个月未改善。通常患者可自觉骨折部位持续疼痛、活动受限,骨折断端或可出现位移,并发感染时还可能生成窦道、排出脓液并出现持续发热情况。一般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需重新对接骨骼断端并更换固定物,同时还需注意调整饮食、加强营养,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则需选用抗生素控制
骨不连的症状有哪些?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骨折端受到外力时可能会发生轻度的位移。如果骨不连是由感染引起,还容易伴有患处流脓的情况,甚至形成窦道,还可能存在发热、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骨不连的患者需要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存在感染性骨不连,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骨不连应该及时更换外固
什么是骨不连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是骨不愈合,骨不愈合是骨超过正常愈合时间,而没有达到愈合的情况。常见的是小腿中下1/3,由于特殊解剖学特点,导致远端血供、血循环减少,因此部位容易出现骨不连。骨不连往往是跟手术医生治疗方法,治疗手术操作是否注意,存在关系。对患者观察六个月,没有出现明显骨痂,没有发现愈合迹象,并且发现断端出现吸收,可以诊断出现骨不连。
骨不连有哪些症状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异常活动。本身来讲,人体骨干部位不应该出现异常活动,只有关节才可以出现活动。而如果在骨干部分发现关节式活动,反屈、侧方面摆动时,说明患者出现了骨不连的情况。骨不连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所以建议其尽早通过植骨、内固定、外固定治疗,来得到较为满意的恢复。
骨不连怎样治疗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有外固定支架、更换内固定的材料和植骨等,患者术后还需要采用抗感染的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骨不连患者要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不连的治疗方法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比较多,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包括冲击波治疗、微波治疗或者是口服中药。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干细胞注射,或者是切开内固定治疗,髂骨移植术等。也可以通过外固定加压愈合,或者是骨搬运治疗。
骨不连会永久不连吗
张萌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会永久不连。由于骨不连以后,骨折端出现硬化,很难有骨痂的形成,所以骨头很难能够愈合,并且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出现骨不连以后,应该及时治疗,可以采用植骨和内固定的方法促进骨头愈合。另外还要局部理疗、中药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端愈合。平时要增强体质,多吃蛋白质和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最大限度促进骨头愈合。
骨不连的分类
金宇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骨不连的分类。一般我们把骨不连分成常见的四类,第一是感染性的骨不连,骨断端周围出现骨和软组织感染,导致新生骨难以生成,引起骨折不愈合。第二,肥大性骨不连,骨折断端之间活动度过大,不稳定,不利于新骨的形成和生长,表现为骨折端比原骨骼粗大,也称为不稳定性骨不连。第三,营养不良性骨不连,骨折端无肥大及骨痂,常常因骨折对位不良引起。四,萎缩性骨不
什么是骨不连
吴丹凯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不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骨不连是骨的不愈合,主张六个月后连续观察三个月,每个月拍一次片子,观察到九个月,九个月后,如果出现骨头仍然不长或者跟六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变,则诊断骨不连。如果没有愈合倾向,得积极干预,以免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骨不连发生的常见病因
吴丹凯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糖尿病、吸烟、恶液质病人,肿瘤患者以及身体状况较差,营养缺乏,都容易出现骨不连。其次,如果患者本身不遵循医嘱,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早期下地、康复时过于暴力也会造成骨不连。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的关系也会导致出现骨不连。如粉碎性骨折出现骨不连机率也会相对增加。像骨干骨折、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远端中下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