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治疗法
膝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低强度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和物理治疗(热敷、针灸、超声波治疗等);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COX活性抗炎镇痛,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谨慎)和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参与软骨合成,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等情况的年轻患者)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用于晚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严重心肺疾病等患者手术风险高)。
一、非药物治疗法
1.运动疗法
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于膝关节炎患者,适度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例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重,患者在水中进行划水、蹬腿等动作时,膝关节所受压力较小,却能有效锻炼下肢肌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体重超重的膝关节炎患者,运动能帮助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一般来说,体重每减轻1kg,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3-4kg。
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可进行膝关节屈伸等活动度训练,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每个方向活动10-15次。这有助于防止关节粘连,维持膝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对于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下降往往更为明显,通过规律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延缓这一进程,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物理治疗
热敷:热疗可以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膝关节炎患者,由于其皮肤感觉可能存在异常,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烫伤。
针灸:针灸对膝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膝关节局部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关节功能。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这类患者应谨慎选择针灸治疗。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和炎症消退。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对膝关节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10-15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对于儿童膝关节炎患者,超声波治疗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对治疗的反应与成人不同,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例如布洛芬,它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损伤风险,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并可能需要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2.软骨保护剂
氨基葡萄糖:它可以参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对改善膝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有一定帮助。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使用氨基葡萄糖时需要调整剂量或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或滑膜病变等情况的膝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可以清晰观察膝关节内部结构,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清理操作。对于年轻的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可以在较小创伤下改善关节症状,保留更多关节组织,为后续可能的治疗保留机会。但对于老年患者,关节镜手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关节软骨磨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评估。
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晚期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严重磨损、疼痛剧烈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对于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或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例如,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手术中可能面临心脏事件风险增加的问题,需要在心内科等多学科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