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微创手术怎么做
腺样体相关手术包括术前评估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要评估患者并做准备;手术多采用全麻经鼻内镜切除;术后需一般、鼻腔、饮食护理;有出血、感染、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儿童要注意休息等,成年要戒烟酒定期复查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如鼻塞、流涕、打鼾、听力下降等)、病程、既往史(如是否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等)以及家族史等。同时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耳鼻喉专科检查,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还需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鼻咽部侧位X线片、鼻咽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准确判断腺样体肥大的范围和程度,这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腺样体肥大可能在症状表现和检查结果上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2.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需禁食、禁水,一般小儿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4小时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术前行鼻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鼻腔内的分泌物,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对于儿童患者,全身麻醉能够保证手术在无痛、肌肉松弛的状态下进行,使手术操作更顺利。
2.手术入路及操作
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鼻腔黏膜用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将鼻内镜经鼻腔插入,清晰暴露腺样体部位。使用腺样体切除器等器械,将腺样体组织逐步切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如咽鼓管咽口等结构。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观察手术视野,准确切除腺样体,相对传统手术创伤更小,视野更清晰。在切除过程中,要根据腺样体肥大的具体情况,控制切除的范围和深度,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体位:术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儿童患者,要有人陪伴,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等。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术后前几小时,观察是否有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儿童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
2.鼻腔护理
术后鼻腔可能会有少量渗血,可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保持鼻腔清洁,可根据情况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但要注意冲洗的压力和方法,避免引起鼻腔不适或导致出血加重。
3.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可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藕粉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随着创面恢复,可逐渐过渡到软食、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促进创面愈合,但要防止食物过硬损伤创面。
四、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鼻腔出血,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等方法止血,如用干净棉球填塞鼻腔等。如果出血较多,需及时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再次进镜止血等操作。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加重出血。
2.感染
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鼻腔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生感染,需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鼻腔清洁等。
3.咽鼓管损伤
手术中如果损伤咽鼓管,可能会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耳部症状,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在术后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因活动导致创面出血等并发症。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儿童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家长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安抚,缓解其术后的紧张情绪。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因为吸烟饮酒可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