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吃什么药治疗
鼻咽炎治疗分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病毒感染多对症支持,特殊病毒感染有针对性药物,细菌感染用抗生素且遵医嘱;对症治疗包括缓解鼻塞、流涕、咽痛的药物及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用药需分别谨慎,儿童肝肾功能未全、孕妇防药物影响胎儿、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抗感染药物
(一)病毒感染相关药物
若鼻咽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但部分病毒感染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需密切观察。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病毒性鼻咽炎,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恢复,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病毒感染引起的较严重鼻咽炎,可能会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但需根据具体病毒类型由医生判断使用,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相关性鼻咽炎,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用药建议。
(二)细菌感染相关药物
当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常用抗生素治疗。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鼻咽炎,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但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病原体的种类等因素来决定,不能自行滥用。
二、对症治疗药物
(一)缓解鼻塞药物
1.减充血剂:可以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症状。常用的有麻黄碱滴鼻液等,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使用不超过7天,否则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减充血剂更需谨慎,儿童由于鼻腔黏膜娇嫩,使用不当可能影响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孕妇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2.抗组胺药:部分鼻咽炎患者可能伴有过敏因素,抗组胺药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鼻黏膜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氯雷他定等,对于有过敏相关鼻咽炎症状的患者适用,但服用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员、操作机械者等需注意用药后避免从事相关工作,儿童使用抗组胺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
(二)缓解流涕药物
如果鼻咽炎患者流涕症状明显,对于清水样涕等情况,抗组胺药除了缓解鼻塞外,也有助于减轻流涕症状。另外,对于一些分泌物较黏稠的情况,可能会使用黏液溶解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可促进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的排出,改善流涕情况,但儿童使用黏液溶解促排剂时需注意剂型和剂量,避免发生误吸等风险。
(三)缓解咽痛药物
若鼻咽炎患者伴有咽痛症状,可使用一些含片来缓解,如西瓜霜含片等,含片可以在局部起到清凉、止痛、消炎的作用。但对于儿童,使用含片需注意防止误吞,应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或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鼻咽炎在用药上需更加谨慎。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在使用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对于减充血剂等药物,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因为儿童鼻腔黏膜更脆弱,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影响鼻腔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同时,儿童的一般支持治疗也很重要,如保证充足的休息、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等,以帮助身体恢复。
(二)孕妇
孕妇患鼻咽炎时用药需格外小心。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对于抗感染药物,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对症治疗药物的使用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例如缓解鼻塞的减充血剂,孕妇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子宫产生影响,所以必须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何种药物。孕妇的一般支持治疗同样关键,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鼻咽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于对症治疗药物的使用,也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使用减充血剂后是否出现血压升高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