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症状怎么治疗
膝关节炎有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如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减轻体重)、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症状但需注意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截骨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各有适用情况及风险)
一、膝关节炎的症状
膝关节炎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初期多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活动时明显,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变为持续性,甚至休息时也会疼痛;关节肿胀,可因局部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引起;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出现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关节畸形,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等畸形;活动受限,由于疼痛、肿胀、畸形等原因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膝关节炎症状可能有差异,例如肥胖人群因膝关节负重增加,症状可能更明显;有膝关节外伤病史的人群,症状出现可能更早且更严重。
二、膝关节炎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对于大多数膝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游泳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负重,使关节在几乎无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游泳锻炼。骑自行车时应选择合适的自行车,调整好座椅高度等,使膝关节处于舒适的活动范围,每次骑行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从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
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膝关节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无痛范围内缓慢进行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动作,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10-15次,有助于维持膝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尤其对于老年人群,能预防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
2.物理治疗
热敷:可采用温毛巾或热敷袋对膝关节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能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因为这类人群皮肤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更易发生烫伤。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关节肿胀明显时,可进行冷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对于老年人或有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的人群,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且冷敷后要注意观察膝关节皮肤情况。
电疗:如低频电刺激等,可通过电流刺激膝关节周围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对于患有心脏疾病安装起搏器的人群,要避免在起搏器附近进行电疗,防止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
3.减轻体重: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炎患者,减轻体重至关重要。每减轻1公斤体重,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可减轻约3-4公斤。通过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例如计算每日热量摄入,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坚持前面提到的运动疗法,有助于缓解膝关节负重,延缓病情进展。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等症状,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开具,例如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来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但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对于早期膝关节炎患者,若存在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增生明显等情况,可考虑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关节内的病变组织,如去除游离体、修整破损的半月板等,改善关节症状。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病情较严重、关节软骨破坏明显的患者,单纯关节镜手术效果可能有限。
2.截骨术:适用于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且年龄相对较轻、关节软骨破坏不严重的患者。通过截骨改变下肢力线,减轻膝关节一侧的负重,从而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置换的时间。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于病情严重、关节软骨广泛破坏、疼痛剧烈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植入人工关节假体,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假体松动等,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关节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