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怎么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等)、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减轻体重(降低膝关节压力、延缓疾病进展等);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需注意相关风险)和软骨保护剂(改善软骨代谢、延缓病情);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清理术(清理关节改善症状)、截骨术(改变力线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置换)、关节置换术(晚期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各性别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体重正常或超重但能进行运动的人群。
: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等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减轻关节负担。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少关节负重,是较为推荐的运动方式;快走时应选择平坦路面,保持适当速度,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对于有病史的患者,运动前需评估病情,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加重关节损伤。
意义:增强肌肉力量可更好地保护膝关节,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
2.物理治疗: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尤其适合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包括热敷、冷敷、电疗(如低频电刺激、中频电疗等)、超声波治疗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在疼痛缓解期可每日进行,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和疼痛。电疗等物理治疗方式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对于老年患者,物理治疗时要注意皮肤感觉,避免因感觉减退导致烫伤等意外。
意义:物理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辅助改善膝关节功能。
3.减轻体重:
适宜人群: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每减轻1kg体重,可使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平均减少3-4kg。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饮食上要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运动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如上述的有氧运动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减轻体重过程中要注意血糖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意义: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膝关节所受压力,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关节症状。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适用情况:用于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适用于大多数轻至中度疼痛的患者。
药物举例:常见的如布洛芬等。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等风险;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
2.软骨保护剂:
适用情况:可改善关节软骨代谢,延缓病情进展,适用于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药物举例: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一般疗程较长,需按疗程服用,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前需评估肝肾功能,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清理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伴有大量关节积液、游离体等情况的患者。
:通过关节镜进入关节腔,清理关节内的炎性滑膜、游离体、增生的骨赘等,改善关节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康复护理。
意义: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2.截骨术:
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的早中期患者,尤其是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
:通过截骨改变下肢力线,减轻膝关节一侧的负重,从而缓解症状。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手术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目的是改善关节受力情况。
意义:可延缓关节置换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功能严重受限者。
:将病变的关节面切除,置换为人工关节。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需密切观察并发症,如感染、假体松动等;对于年轻患者,需谨慎评估,因为人工关节有一定使用寿命,远期可能需要再次置换。
意义:可极大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