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饮食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依病情阶段调整,急性期严格限蛋白、保证热量,缓解期逐步增蛋白、补充维矿;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及合并其他疾病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精准控蛋白、保营养均衡,老年要温和调蛋白、考虑消化,合并糖尿病者选低升糖碳水,合并高血压者限钠盐摄入。
一、总原则
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病情阶段进行调整,总体目标是保证热量供应,减少蛋白质的产氨,同时维持营养平衡。
(一)急性期
1.蛋白质限制:
急性肝性脑病发作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起始阶段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0.5-1.0g/kg体重。例如,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起始每日蛋白质摄入约30-60g。这是因为蛋白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氨,而肝性脑病患者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氨的产生会加重脑病症状。
可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如豆类等,因其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相对较少。
2.热量供应:
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每日热量应维持在126-167kJ/kg(30-40kcal/kg)。可以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来提供热量,如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且在代谢过程中一般不产生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能量需求,同时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
(二)缓解期
1.蛋白质逐步增加:
当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至1.0-1.5g/kg体重。但仍需注意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等,但要控制摄入量。例如,每天可摄入1-2个鸡蛋或200-300ml牛奶。优质蛋白相对更容易被机体利用,同时产氨量相对相对较低的植物蛋白稍高,但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适当补充以维持机体营养。
2.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苹果,富含B族维生素的香蕉、全麦食物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例如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机体的整体功能维持。同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肝性脑病患者
1.蛋白质控制: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性脑病时蛋白质控制需更加谨慎。起始蛋白质摄入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精准计算,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0.5-0.8g/kg体重。选择优质且易于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适量的乳制品。因为儿童生长对蛋白质有一定需求,但过多蛋白质产氨会加重脑病,所以要严格把控。
2.热量与营养均衡:
热量供应要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每日热量约147-167kJ/kg(35-40kcal/kg)。在保证热量的同时,要确保各种营养素均衡,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也不能忽视,可通过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来实现,如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选择合适的主食保证碳水化合物供应。
(二)老年肝性脑病患者
1.蛋白质调整:
老年患者肝脏功能和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蛋白质摄入调整需更温和。起始蛋白质摄入可从每日0.3-0.5g/kg体重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调整。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如鱼肉等,鱼肉富含优质蛋白且相对容易消化,对肝脏负担相对较小。
2.消化功能考虑:
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热量供应上,每日热量约105-126kJ/kg(25-30kcal/kg)即可,避免过多热量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如将食物做得软烂,便于老年患者消化吸收。
(三)合并其他疾病的肝性脑病患者
1.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肝性脑病合并糖尿病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选择要兼顾血糖控制。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糙米等。同时,在计算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时,要综合考虑糖尿病对血糖的影响以及肝性脑病对蛋白质等的需求。例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和每日总热量需求进行精准计算,确保血糖稳定的同时满足肝性脑病的营养要求。
2.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合并高血压的肝性脑病患者,饮食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小于3g。在选择食物时,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同时在调整蛋白质、热量等摄入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低盐化,以配合高血压的控制,同时满足肝性脑病的营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