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痫前期症状是什么
妊娠子痫前期症状多样,包括血压升高(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等)、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等)、水肿(多从下肢开始的凹陷性水肿)、视觉障碍、头痛、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特殊人群中,高龄孕妇因血管及脏器功能变化风险较高,应做好孕前检查与孕期监测;有慢性病史孕妇,如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怀孕风险显著增加,备孕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并遵医嘱治疗;多胎妊娠孕妇负担大,几率高,要注重休息、补充营养并密切产检。
一、妊娠子痫前期的症状
1.高血压:血压升高是妊娠子痫前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妊娠20周后,孕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孕妇孕前就有高血压,在妊娠期间血压进一步升高,收缩压升高≥25mmHg和(或)舒张压升高≥15mmHg,也提示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严重时还会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2.蛋白尿:孕妇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定性≥(+)。蛋白尿意味着肾脏功能可能受到损害,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严重影响孕妇的肾脏健康。
3.水肿:多数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常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包括腹部、胸部等。水肿一般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即按压水肿部位后,局部会出现凹陷,且一段时间后才恢复。水肿的发生与孕妇体内液体代谢紊乱以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
4.视觉障碍: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眼前发黑、闪光感等视觉方面的异常。这主要是由于血压升高影响了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导致视网膜出现水肿、渗出等病变,进而影响视力。视觉障碍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对孕妇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
5.头痛:头痛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一般为持续性的头部胀痛,程度轻重不一。头痛的原因主要是血压升高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增加,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严重的头痛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有发生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6.上腹部疼痛: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的隐痛、胀痛或钝痛。这是因为子痫前期时肝脏可能出现充血、肿胀,肝包膜受到牵拉引起疼痛。上腹部疼痛往往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密切关注,警惕发生肝破裂等严重后果。
7.恶心、呕吐:部分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通常与颅内压升高或肝脏受损有关。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可导致恶心、呕吐,而肝脏受损影响消化功能也可能引发这些症状。频繁的恶心、呕吐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二、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妊娠子痫前期的风险相对较高。由于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同时,高龄孕妇的肾脏等脏器功能也有所减退,一旦发生蛋白尿,对肾脏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建议高龄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孕期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增加产检次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控制盐分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2.有慢性病史的孕妇:如患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孕妇,怀孕后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孕期血压管理难度较大,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降压药物。有糖尿病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血管病变,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有肾脏疾病的孕妇,本身肾脏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孕期肾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蛋白尿等症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合理调整饮食,减少肾脏负担。此类孕妇在备孕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怀孕风险,孕期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遵循医嘱。
3.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时孕妇的血容量增加更为明显,对心脏、血管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更大,发生子痫前期的几率比单胎妊娠孕妇高。多胎妊娠孕妇要更加注重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等。由于多胎妊娠孕妇腹部增大明显,行动不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产检时要密切关注血压、尿蛋白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