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患者如何预防肌肉萎缩
股骨干骨折康复包括早期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渐进性训练,如卧位抬腿、抗阻训练;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还有心理护理与康复依从性引导,以预防肌肉萎缩、促进康复,不同人群训练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早期康复训练
1.等长收缩训练:在股骨干骨折后早期,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通过肌肉的持续收缩和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患者平卧,将膝关节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10-15分钟,每天3-4次。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协助进行轻柔的肌肉按摩辅助等长收缩训练,以避免过度用力造成骨折端移位等不良影响,因为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骨质较软,需更加谨慎操作。
2.关节活动度训练:在骨折固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借助康复器械或自身力量缓慢进行膝关节的小幅度屈伸,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对于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关节活动度训练应更加缓慢、轻柔,避免因动作过大导致骨折部位疼痛或损伤加重,初始活动范围可较小,如每次屈伸5-10度,逐渐增加,每天训练2-3次,每次10-15分钟。
二、肌肉力量渐进性训练
1.卧位抬腿训练:当骨折情况允许时,患者可进行卧位抬腿训练。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起,使下肢与床面成30-45度角,保持5-10秒后放下,重复进行。随着肌肉力量的逐渐恢复,可增加抬腿的高度和次数。对于女性患者,由于身体结构特点,在进行抬腿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腰部等其他部位不适。一般开始时每次训练10-15次,每天3-4次,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至每次20-30次,每天4-5次。
2.抗阻训练:在骨折愈合中期,可逐步进行抗阻肌肉力量训练。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患者坐在床边,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脚上,缓慢伸直膝关节对抗弹力带的阻力。抗阻训练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阻力,一般每周可增加一定的阻力强度。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肌肉恢复,在进行抗阻训练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血糖变化,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同时要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三、营养支持
1.蛋白质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于肌肉的修复和维持至关重要。患者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一般成年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1.0-1.5g/kg体重。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求相对更高,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可达到1.5-2.0g/kg体重,以满足骨骼和肌肉生长的需要。例如,儿童患者可每天饮用200-300ml牛奶,搭配适量的鸡蛋、瘦肉等食物。
2.维生素摄入: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对肌肉功能也有影响。患者可适当晒太阳以促进自身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也可通过食物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于肌肉组织的修复有帮助,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对于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更要注重通过食物或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来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同时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以保证维生素C的供应,维持肌肉正常的代谢功能。
四、心理护理与康复依从性
1.心理支持: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和康复训练的痛苦,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影响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进而影响肌肉萎缩的预防效果。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训练,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定期与患者谈心,讲述康复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减少孩子对康复训练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2.康复依从性引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康复训练对于预防肌肉萎缩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督促患者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家属要协助其完成康复训练,确保训练的频率和强度达到要求。例如,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每日康复训练时间表,包括等长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的具体时间和次数,让患者和家属清楚了解训练内容,便于更好地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