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症状有哪些
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疼痛(颈肩痛、上肢放射痛)、麻木(手部及上肢其他部位麻木)、肌力改变(握力下降、上肢活动无力)、反射异常等典型表现症状,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少见且症状不典型、治疗优先非手术;老年退变普遍、症状复杂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女性在特殊场景和时期需注意;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是高发人群,要强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和缓解症状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症状
(一)疼痛症状
1.颈肩痛:多为起始症状,疼痛可呈放射性,常从颈部向肩部、上臂甚至手部放射,其发生机制主要是颈椎退变导致神经根受刺激,炎症介质释放引发疼痛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在长期伏案工作者等生活方式不良人群中较为常见,这类人群由于颈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椎椎间盘易发生退变,从而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风险,颈肩痛症状也更易出现。
2.上肢放射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特征性表现,当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时,疼痛会沿着神经根走行方向放射,比如颈6神经根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桡侧及拇指,颈7神经根受累时则放射至中指等部位。不同神经根受累的放射部位有一定规律,这与神经根在颈椎的走行分布相关,年龄增长导致颈椎退变的人群中,上肢放射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麻木症状
1.手部麻木:患者常出现手部麻木感,多发生在手指部位,严重时可累及整个手部。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感觉异常。长期从事精细手部活动的人群,如乐器演奏者等,若颈椎存在退变基础,更易出现手部麻木症状,年龄增加使得颈椎退变加重,手部麻木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2.上肢其他部位麻木:除手部外,上肢的前臂、上臂等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麻木范围与神经根受压节段相关,是神经受刺激后感觉异常的表现。
(三)肌力改变
1.握力下降:患者握力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肌肉力量得不到正常神经传导的有效调控。在老年人群中,本身存在肌肉萎缩等退变情况,若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握力下降可能更为明显,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运动的老年人更易出现这种肌力改变。
2.上肢活动无力:表现为上肢抬举、持物等活动无力,影响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梳头、拿东西等动作都可能受到影响。这是神经受损后肌肉功能障碍的结果,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上肢活动无力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长期sedentary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后上肢活动无力可能更显著。
(四)反射异常
1.腱反射改变:常见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可能出现异常。当神经根型颈椎病累及相应神经节段时,腱反射会发生改变,肱二头肌反射异常表现为反射减弱或亢进等情况,这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的客观体征。在有颈椎病史或颈椎退变基础的人群中,腱反射异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年龄较大且有长期不良颈椎姿势习惯的人群更易出现腱反射异常。
二、特殊人群的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对少见,但若存在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发生。儿童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颈部不适、上肢活动轻度受限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颈部及上肢活动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方法,如调整姿势、颈部康复训练等,避免采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有创治疗措施。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颈椎退变较为普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更复杂,常合并其他颈椎疾病,如颈椎管狭窄等。在护理和康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颈部过度活动,防止加重神经根受压情况。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优先选择对身体负担小的治疗方式,如适度的物理治疗等。
(三)女性人群
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可能在某些生活场景下更易受影响,比如穿着高跟鞋等改变体态的情况,会加重颈椎负担,增加神经根受压风险。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敏感性可能略有不同,颈部疼痛等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需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颈部的保护措施。
(四)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睡高枕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颈椎椎间盘承受异常压力,容易发生退变,进而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对于这类人群,要着重强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定时改变颈部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等,以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和缓解已有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