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弯腿技巧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阶段,早期有被动弯腿及等长收缩配合小幅度弯腿;中期包括主动辅助弯腿和利用康复器械辅助弯腿;后期需进行主动全范围弯腿及平衡与协调配合的弯腿训练,各阶段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技巧,且需考虑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及相关健康状况等因素。
一、早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被动弯腿
在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进行被动弯腿。医护人员或家属用手缓慢、轻柔地帮助膝关节进行屈曲动作,动作要平稳,避免引起疼痛和损伤。这是因为早期通过被动的弯腿动作,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延展性,防止关节粘连,一般每次被动弯腿可从较小的角度开始,如从0°-10°左右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次维持数秒后缓慢回到初始位置,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进行10-15分钟左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软组织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轻柔操作;而老年患者,本身关节退变基础可能存在,操作时更要谨慎,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2.等长收缩配合小幅度弯腿
患者在骨折固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同时尝试小幅度的弯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患者尽量收紧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然后在放松的过程中,借助自身肌肉的弹性等因素,尝试让膝关节有微小的屈曲,如从0°-5°左右的微小屈曲,然后再缓慢伸直。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同时为主动弯腿做准备,也能逐步刺激膝关节的活动度。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患者,由于其下肢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更需要注重这种等长收缩配合小幅度弯腿的训练,以逐步恢复下肢肌肉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而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进行训练时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因为运动可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训练前后都要注意监测血糖,确保安全。
二、中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主动辅助弯腿
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患者可逐渐进行主动辅助弯腿。患者可坐在床边,将小腿自然下垂,然后用健侧腿协助患侧腿进行屈曲动作,比如健侧手握住患侧脚踝,缓慢将患侧膝关节屈曲,同时患侧腿的肌肉也要主动配合发力,帮助膝关节达到更大的屈曲角度。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弯腿的速度,避免过快导致膝关节受到过大应力。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身体结构特点,可能在力量上相对男性稍弱,在进行主动辅助弯腿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逐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一般每周可尝试增加5°-10°左右的屈曲角度,但具体要根据骨折愈合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如通过X线检查看到骨折线有一定程度的模糊,骨折端有一定的稳定性后再逐步增加角度。
2.利用康复器械辅助弯腿
可以使用膝关节康复训练器等器械来辅助弯腿。患者将患侧腿放置在康复训练器上,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合适的训练参数,如屈曲角度的范围等,然后通过器械的机械助力来进行弯腿训练。这种康复器械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有助于患者逐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由于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在使用康复器械训练时,要注意加强患肢的血液循环观察,如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等,因为吸烟可能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
三、后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主动全范围弯腿
当骨折基本愈合,膝关节稳定性较好时,患者要进行主动全范围弯腿训练。患者站立或坐在合适的位置,通过自身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的协调收缩和放松,努力使膝关节达到完全的屈曲和伸直,如尽量将膝关节屈曲到120°-130°左右,然后再完全伸直。在进行主动全范围弯腿时,要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每次弯腿和伸直都要尽量达到最大范围。对于不同职业的患者,如运动员,他们对膝关节活动度的要求更高,可能需要通过更强化的主动全范围弯腿训练来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但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
2.平衡与协调配合的弯腿训练
进行一些平衡与协调配合的弯腿训练,如单腿站立位的弯腿。患者尝试单腿站立,然后缓慢将站立腿的膝关节屈曲,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可借助墙壁等进行支撑辅助。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使膝关节在弯腿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身体姿势和受力情况。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单腿站立位弯腿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地面的防滑等安全措施,因为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强度下降,平衡能力差时更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训练时最好有专人陪伴,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