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该如何的进行护理

来源:民福康

肝性脑病护理需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及心理护理多方面进行,包括密切监测意识、神经体征、生命体征,根据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等饮食管理,采取防跌倒坠床、气道保护等安全措施,预防感染、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理并给予支持。

一、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监测:密切观察肝性脑病患者的意识变化,通过Glasgow昏迷评分等工具动态评估。不同阶段患者意识状态不同,如前驱期可能有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昏迷前期会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等,昏睡期及昏迷期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及时发现意识变化有助于早期干预。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表达能力有限,更需细致观察其精神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等;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意识变化可能更隐匿,需加强关注。

2.神经系统体征观察:留意患者有无扑翼样震颤、腱反射异常等神经系统体征。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较特征性的表现,腱反射改变也能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这些体征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老年患者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可能影响体征的典型性判断。

3.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因肝功能衰竭等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异常可能提示感染等并发症,血压波动可能与循环功能不稳定有关。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更为重要,需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二、饮食护理

1.蛋白质摄入管理:根据肝性脑病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急性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氨的产生;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但应以植物蛋白为主,因其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产氨少。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根据病情合理调整;老年患者蛋白质需求相对减少且消化功能可能减弱,更要谨慎调整蛋白质摄入种类和量。

2.热量供应:保证足够热量供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通过给予米粥、面条等食物提供能量,维持患者基础代谢需求。热量供应不足时,机体蛋白分解增加,会加重氨的产生,影响病情。不同年龄患者对热量的需求不同,儿童生长快需求相对高,老年患者基础代谢低需求相对少,但都要确保热量供应充足且合理。

3.维生素与电解质补充: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电解质,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电解质平衡对维持神经肌肉功能等至关重要。对于有特殊饮食限制或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吸收不良,需更精准地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

三、安全护理

1.防跌倒、坠床:患者如有意识障碍或行动不便,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需合理使用,避免造成损伤)。儿童患者活动好动且自我保护能力差,更要加强防护,防止因意识改变或肢体不协调发生跌倒、坠床;老年患者骨骼脆弱,一旦发生跌倒等可能导致严重骨折等并发症,需特别注意环境安全,如地面保持干燥、通道无障碍物等。

2.气道保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对于有呼吸抑制等情况的患者,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等急救设备。儿童患者气道相对狭窄,误吸风险更高,需密切关注呼吸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更要做好气道管理。

四、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1.感染预防: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预防压疮;注意口腔护理,减少口腔感染机会。肝性脑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儿童皮肤娇嫩,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都要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同时,注意病房环境清洁,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肝肾综合征预防:密切观察患者尿量、肾功能等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并发肝肾综合征,需关注相关指标。对于有基础肝肾疾病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肾病等,要格外谨慎用药和监测。

3.消化道出血预防: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合并消化道出血,需加强监测。儿童患者消化道出血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而被掩盖,更要提高警惕。

五、心理护理

1.情绪安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因病情反复等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安慰和鼓励。儿童患者可能因疾病痛苦产生恐惧情绪,需通过温和的方式安抚;老年患者可能因对疾病预后担忧而情绪低落,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心理疏导。

2.家属沟通与指导:向患者家属讲解病情和护理注意事项,取得家属配合,共同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要让家属了解如何在日常护理中给予患者情感支持等。

了解疾病
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肾衰竭,主要发生于肝硬化合并腹水、重症肝炎等肝脏疾病的患者,以肾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当患者发生严重肝病导致肝功能异常时,血管收缩因子表达也会随之异常,此时体循环血管床便会发生扩张从而引起肾脏血流改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为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大量的放腹水,大量的利尿、消化道出血以及饮食不当,如食用高蛋白的饮食,大便又不通畅,这样就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肝性脑病发生,主要是血氨的升高,如何去减少血氨的吸收。因此,要保证大便通畅,必要时要进行乳果糖的服用,甚至灌肠。口服
肝性脑病前驱期的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病造成的代谢紊乱,因此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前驱期表现有:1、性格变化,病人由外向型逐渐变为内向型,不愿和人沟通。2、表现出意识障碍,表现有概念不清、人物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等等。3、睡眠习惯发生改变,该病在起病时多可急可缓,而大部分的前驱期表现多为短暂的
肝性脑病的诱因?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诱因多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低钾性碱中毒,比如大量利尿排钾,呕吐、腹泻等。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或者是含氮的药物。三,低血容量和缺氧,大量消化道出血、排放大量腹水、过度利尿等等,可以使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素的耐受性。四,感染,可以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产氨量。五,便秘。六,其他镇静安眠药物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第一,食入过多的含蛋的物质,比如说高蛋白饮食,大量的鸡蛋鸡汤鸭汤。第二,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缺血缺氧低循环。第三,不恰当的利尿剂所造成的低钾低乳性碱中毒。第四,长期的便秘。第五,感染,特别是腹水的感染。第六,低血糖也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等等。肝脑病的诱因,肝性脑病的治疗非常的
肝性脑病如何处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首先可以给它一个持续吸氧,稳住病人的生命征;此外可以口服一些乳果糖,让病人大便保持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然后还可以给一些假性递质的输注;同时对肝性脑病的原发病进行一个治疗。寻找诱因,有感染一定要控制感染。
肝性脑病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又叫肝性昏迷,是肝病的终末期状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行为异常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扑翼样震颤,可以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患者掌-指及腕关节可表现出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表现出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随手指的侧位动作,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但并不是所有
肝性脑病患者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支链氨基酸、肠道非吸收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消除病因。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如果病情非常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肝移植术、人工肝治疗术等。临床上建议本身存在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立
肝性脑病治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一般不能被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去除诱因、降低血氨、肝移植等方法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肝性脑病患者在确诊后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乳果糖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清除肠道内毒素;其次,也可以采用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治疗,避免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减少产氨细菌的数量。
肝性脑病该如何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乳果糖,以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L-鸟氨酸等药物,降低血氨。另外,对于急性、亚急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对于难治性肝性脑病,在伴有肝衰竭的情况下,可以做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以下几点:第一,患者需要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食。第二,患者应选择食用低脂、低盐、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胡萝卜、香菇、芹菜、西兰花、西红柿、鲫鱼、虾仁、酸奶、猕猴桃、橙子、苹果、草莓等。第三,患者应忌烟忌酒,不宜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宜剧烈
什么是肝性脑病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轻度肝性脑病时,患者可能只会出现单纯的性格改变,如果病情严重,便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昏睡、昏迷状态。一旦出现肝性脑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正规、合理、规范治疗。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性疾病导致中枢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最直接的症状是患者性格、行为的改变。比如平常患者话不多多,突然说话没完没了,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或患者平时话特别多,突然不爱说话,变得比较沉默。出现这类情况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早期肝性脑病是可以逆转的,一旦进入昏迷期,逆转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出现肝性脑病要及时就诊,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因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导致的肝性脑病,要对症进行正规的治疗;如果是酒精性的肝病引起的,要监督患者戒酒;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肝性脑病,一定要先把这种药停掉,再进行专业的治疗。肝性脑病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还可以做去氨治疗。通过灌肠降低肠道毒素的吸收,进行保
肝性脑病分期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期:第一、第一期,即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和行为的异常。第二、第二期,即昏睡前期。往往会表现为明显的行为异常和认知的轻度障碍。第三、第三期,即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能够被唤醒。第四、第四期,即昏迷期,也是最重的一期。往往会表现为昏睡不易唤醒。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并发症,其与血氨升高有关。当发生肝性脑病时,饮食以鸡蛋白为主,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到1克左右,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汁、豆腐等豆类食物。对于脂肪类、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制,适量摄入即可。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所以尽量不要吃硬质食物,如煎饼、大饼等,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游离的氨含量过多,并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刺激性,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行为改变、甚至是肝性昏迷等症状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溶液灌肠进行缓解,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氨的药物或者有肝毒性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排便通畅,减少体内氨的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