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尿潴留
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导尿术治疗,药物一般不首先用;慢性尿潴留针对病因治疗,如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还可辅助膀胱功能训练等;特殊人群尿潴留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力度和无菌操作,女性产后关注心理,老年要考虑全身状况、谨慎用药等。
一、尿潴留的定义与分类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起病突然,膀胱内瞬间充满尿液,患者下腹部胀痛难忍;慢性尿潴留多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不尽等,病程较长。
二、急性尿潴留的治疗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
1.诱导排尿
对于部分患者可尝试诱导排尿,如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促进排尿;也可采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的方法,通过刺激会阴部神经来反射性引起膀胱收缩。例如,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水流刺激会阴部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排尿反射。
对于产后女性等特殊人群,由于产后身体恢复等因素可能导致尿潴留,在排除禁忌后,轻柔按摩小腹部,从膀胱底部开始向下推移,借助外力帮助膀胱内尿液排出,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患者不适。
2.导尿术
当诱导排尿无效时,导尿术是解决急性尿潴留的重要方法。导尿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可能使尿道较狭窄,操作时需更加轻柔缓慢,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导尿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出,并观察尿液引出情况,记录尿量等。
(二)药物治疗
一般不首先使用药物治疗急性尿潴留,但对于某些因逼尿肌收缩无力导致的尿潴留,可在严格评估后谨慎使用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且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慢性尿潴留的治疗措施
(一)针对病因治疗
1.前列腺增生相关
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尿潴留,首先要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但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因为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2.神经源性膀胱相关
由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慢性尿潴留,需要针对神经病变进行治疗。首先要明确神经损伤的原因,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可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可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法来帮助患者规律排尿,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在排尿管理上同样可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式。
(二)非药物干预辅助
慢性尿潴留患者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等方法,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例如,开始时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到每3-4小时排尿一次,同时配合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训练方法和强度可适当调整,老年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四、特殊人群尿潴留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尿潴留
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如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原因。对于儿童尿潴留,首先要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等因素。在治疗上,非药物干预是首要考虑的,如轻柔按摩下腹部等,但要特别注意力度,避免损伤儿童稚嫩的腹部组织。导尿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的细号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有无哭闹等异常表现,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护理。
(二)女性尿潴留
女性尿潴留可能与分娩损伤、尿道狭窄、神经系统病变等有关。产后女性发生尿潴留较为常见,除了上述提到的诱导排尿等方法外,要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加重尿潴留情况。对于因尿道狭窄导致的女性尿潴留,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狭窄程度等因素,轻度狭窄可通过扩张尿道等方法,重度狭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术后的尿道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老年尿潴留
老年尿潴留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尿潴留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药物治疗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压、血糖等的药物。导尿时要更加注意无菌操作,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更高。同时,对于老年患者的慢性尿潴留,在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患者身体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