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怎么检查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有多种检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指标检测(如反映肝纤维化活动、胶原合成、基底膜成分及基底膜改变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指标)、瞬时弹性成像(利用超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影响因素及参考值范围)、磁共振弹性成像(更精确评估但有禁忌及不同参考值)、基于超声的受控衰减参数(利用超声衰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及间接反映肝纤维化,有影响因素及参考值)。
一、血清学指标检测
1.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肝纤维化时,肝细胞合成HA增加,且肝窦内皮细胞对HA摄取和降解功能减退,导致血清HA水平升高。其意义在于可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程度及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肝纤维化程度越重,HA水平越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清HA水平有一定差异,正常参考值范围通常为0-120ng/mL左右,对于有肝病病史的人群,若HA水平升高,需警惕肝纤维化可能。
2.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是反映胶原合成的指标,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肝纤维化时,肝内Ⅲ型胶原合成增加,PⅢNP水平升高。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略有差异,一般在12-110ng/mL之间。年龄、性别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需重点关注该指标变化,若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纤维化进展风险。
3.Ⅳ型胶原(Ⅳ-C):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时,肝内基底膜增厚,Ⅳ-C合成增加,导致血清Ⅳ-C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正常参考值通常为25-140ng/mL。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饮酒者,其Ⅳ-C水平可能受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影响而升高,有饮酒史且怀疑肝纤维化的人群需检测此指标。
4.层粘连蛋白(LN):是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时基底膜的改变有关,肝纤维化时血清LN水平升高。正常参考值一般在50-180ng/mL之间,年龄较大或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LN水平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肝纤维化情况。
二、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
1.原理及操作:利用超声波通过肝脏组织时的弹性特性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操作时患者需平卧,医生将探头置于右侧肋间,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测定肝脏的弹性值(以kPa为单位)。该检查相对简便、快速,对患者创伤小。
2.意义及影响因素:弹性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弹性值越高,肝纤维化程度可能越重。但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肝脏生理结构与成人有差异,该检查的准确性可能受影响;女性在检查时需注意避开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因为腹部情况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干扰;长期大量饮酒者肝脏本身可能存在损伤,会影响弹性值的准确性判断;有明显腹部手术史导致腹部解剖结构改变的患者,也可能影响瞬时弹性成像的结果。一般来说,其正常参考值因检测仪器不同略有差异,对于无特殊病史的成人,正常肝脏弹性值通常低于7kPa左右,当弹性值在7-9.5kPa时提示可能存在显著肝纤维化,大于9.5kPa时提示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等情况。
三、磁共振弹性成像(MRE)
1.原理及操作:通过磁共振技术来评估组织的弹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的弹性情况。检查时患者需躺在磁共振检查仪内,按照医生指令配合进行检查。
2.意义及影响因素: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估,对于一些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困难或结果不确定的患者,MRE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该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禁忌进行该检查;孕妇由于磁共振检查的特殊性一般也不建议进行MRE检查;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不能长时间平卧配合检查的患者也不适合此检查。其正常参考值目前也因不同设备和研究略有不同,一般能更精细地划分肝纤维化的程度阶段。
四、基于超声的受控衰减参数(CAP)
1.原理及操作:利用超声衰减来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同时也能间接反映肝纤维化情况。操作时同样是在右侧肋间进行超声检查,测定肝脏的CAP值(以dB/m为单位)。
2.意义及影响因素:CAP值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相关,而脂肪变性与肝纤维化常常相互影响。对于肥胖、长期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导致脂肪肝的人群,CAP值可能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肝纤维化情况;儿童肥胖导致脂肪肝进而影响CAP值时,也需要谨慎分析;有肝脏基础疾病且合并脂肪肝的患者,CAP值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肝纤维化。正常参考值因检测设备不同有差异,一般成人肝脏CAP值正常范围在238-262dB/m左右,当CAP值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肝脏脂肪变性,进而可能与肝纤维化相关。



